•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人物
  • A1:市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2:信息披露
  • B5:产权信息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2009 11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专栏
    日本恐要等到最后时刻加息
    下一步:稳增长改结构治通胀如何兼得
    B股市场何去何从
    罢工频发令英国雪上加霜
    中国理应对宏观经济学有新贡献
    中国高储蓄实质:国家储备过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下一步:稳增长改结构治通胀如何兼得
    2009年11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赵 晓
      赵 晓
      经历了成功抗击金融风暴,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的一年之后,明年,我国的国际发展环境将有所改善,这将有利于我国贸易出口的恢复,消费稳定增长、投资大幅回升、工业强劲反弹的良好势头将会延续。但鉴于全球经济复苏形势尚不明朗,我国经济中期调整仍未结束,经济不会很快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或许将会由拯救式的第一阶段逐步转向稳定式的第二阶段。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前三季度和9月宏观经济数据表明,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向好态势得到稳固,当前经济复苏趋势持续且日渐亢奋,第四季度甚至可能增长达10%以上。

      在宏观经济向好的形势下,近期中央领导频频考察调研各地,着重调研节能降耗、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以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展。综合中央最近的关注重点和指示,可以预计,金融危机期间的超级政策会逐步退出,而所有与节能、科技创新、刺激消费有关的政策有很大的可能性保留甚至加强。因此,节能型的输配电、混合动力汽车生产商、环保企业、碳交易、消费物流等都会成为政府支持和发展的对象。而在传统产业上,政府会将优化产能、调整结构等方面作为重点。

      由此,可以将当前中央关注的工作重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2009年的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因此“扩内需、保增长”成为工作的第一原则。中央制定的一揽子计划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但多少有点大水漫灌的嫌疑。而一揽子计划的实质与核心其实是要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截至今年7月底,中央下达的投资中,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社会事业投资占52.4%,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投资占24.7%,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22.9%。中央扩大投资的方向非常明确,主要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消除国民经济瓶颈制约,在积极拉动内需的同时,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中国经济快速回升的势头下,自然不能再单纯强调保持适度平稳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要从“大水漫灌”转向“滴灌”,全力做好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二,推进节能减排。重要思路和举措就是推动煤炭资源清洁化利用和发展新能源产业,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促进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改变过度消耗资源,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使中国的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成为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尤以着力做好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等的就业工作为重。我国今年原定计划新增就业900万人,1至7月,就业人数已经达到666万;从下半年开始,全国10%的农村地区将实行新型养老保险试点;同时还在推进教师、医疗卫生机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但根据零点公司等调查,当前大部分人的收入并没有实现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而就业因为大量中小企业没有复苏也还滞后于经济的复苏。

      第四,防止通货膨胀首度进入工作重点。上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的估计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外需萎缩的局面及影响还在持续,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民间投资意愿不强;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凸显,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和难度加大。会议明确提出,今后几个月,除了抓好保持需求稳定增长,继续推进重点改革,进一步做好财政金融工作以及高度重视并妥善安排群众生活等方面工作外,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

      虽然防范通胀已经摆上议案,但是按照目前形势应该不会构成政策的大的转向,更多可能是温和调整。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复苏刚刚企稳,未来政府仍会努力贯彻一揽子计划,为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笔者以为,央行官员对通胀压力的表述,更多是基于未雨绸缪的考虑,目前的政策基调应能保持基本稳定直至今年末,并在明年初开始转向中立。但是,如果物价转正后回升过快,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人民币升值等紧缩措施在明年上半年是有可能推出的。    

      另外,建立在经济复苏,流动性推动和对企业盈利预期的基础上的沪深股市,信心仍然脆弱,前期央行的微调政策信号曾导致股市剧烈调整就是明证。如果今年四季度之后政府的政策突然变成适度从紧或者突然采取调高准备金率或提高利率的政策,股市或许会更加剧烈波动,这必然影响到居民对政府和经济的信心。因此,预计政府在第四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不会实行大的政策变动,但如果通胀率超出预期或者房地产市场泡沫继续上冲,那么政府或许会考虑及时调整政策。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国成功抗击金融风暴,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的一年。展望明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有望明显好于2009年。不管怎么说,全球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并逐步反弹复苏,我国的国际发展环境将有所改善,这将有利于明年我国贸易出口的恢复;而得力于中央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国内经济呈现“一稳双升”(消费稳定增长、投资大幅回升、工业强劲反弹)的良好势头,明年这一态势将会延续。但是,我们同样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虽已复苏,但在全球经济复苏形势尚不完全明朗,我国经济中期调整仍未结束的情况下,并不会很快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下一阶段,我国经济或许将会由拯救式的第一阶段逐步转向稳定式的第二阶段。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