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将公布的中国10月份经济数据将会继续向好,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复苏势头依然强劲。但是,在令人鼓舞的增长数据背后却存在着一丝隐忧——强劲的经济复苏是否有质量和效益的保障?也就是说,中国将如何实现一个有质量和效益的经济复苏?
事实上,对经济复苏的质量和效益问题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因为,这轮经济复苏的动力主要来自经济刺激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在外需不振或出口快速下降的背景下,主要是依靠扩大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数据表明,投资在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7%中贡献了7.3个百分点。但是,依靠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经济复苏是否有质量和效益,仍然是值得存疑的。
政府投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预算约束软化、项目投资失控、盲目建设、资源浪费及资金运行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并有可能会造成新的产能过剩。从今年以来国家两次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所发出的预警与调控声音中可见,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将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例如,今年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和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9月26日,国务院正式印发38号文件(《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10月19日,发改委等十部委联手发布“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意见,要求各部委“各司其职”,进一步落实38号文件。也就是说,国家将要对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展开新一轮调控。
尽管这次国家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进行调控与4万亿投资没有多大关系,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些地方的投资冲动,导致部分地区违法、违规审批、未批先建和边批边建,不少投资项目还多为低端产品;还有,目前我国地区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一些地方政府鼓励企业投资,但一些职能部门的监管却不到位。这些都是造成目前我国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
对当前中国经济来说,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对保障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产生不利影响。这是因为,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将导致市场的恶性竞争,使得企业或行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提高,最终可能会影响到国家实施经济刺激政策的实际效果和抑制经济复苏的进程。确实,在产业发展方面的“调结构”总体进展不快,暗示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或已影响到当前中国经济复苏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在“保增长”初步确认、“扩内需”初见成效的情况下,针对经济复苏中出现的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为代表的各种问题,“调结构”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只有及时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加以调控和引导,中国才能避免一个没有质量和效益的经济复苏。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首先,要切实落实好已出台的一系列推进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例如,国家已经制定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已经出台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自主创新等政策措施,以及38号文件提出的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相结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等四项原则,以及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环境监管、依法依规供地用地等措施。
其次,既要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又要坚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原则。由于部分行业具有很强的市场性和全球资源配置特点,如多晶硅行业,因此,在尽快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同时,还要将有限的要素资源引导和集中配置到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培育新的增长点上,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由此来促进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
再次,要切实把握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力度和节奏,通过“调结构”来切实转变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促进和提高中国经济复苏的质量和效益,使得中国经济能更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抑制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对中国能否实现一个有质量和效益的经济复苏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