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特别报道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路演回放
  • A6:市场趋势
  • A7:市场评弹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09 11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机构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机构动向
    民生银行H股路演首日即获2倍认购
    招商证券冻结资金
    或超万亿
    机构一线
    安盛27倍市盈率卖泰康 私募争抢欲做凯雷第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安盛27倍市盈率卖泰康 私募争抢欲做凯雷第二
    2009年11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卢晓平 ○编辑 陈羽
      ⊙记者 黄蕾 卢晓平 ○编辑 陈羽

      

      在保险牌照稀缺的当下,就算是仍处亏损的保险公司都不愁找不到买家,更何况是业已盈利的大型险企。

      法国安盛转让泰康人寿股权之事传得沸沸扬扬,外资退出在华投资险企话题热度再次攀升。安盛开出的10.5亿美元近27倍市盈率的高价没有吓倒询价者,据悉,新加坡国有投资机构淡马锡、海外私募黑石、贝恩资本、KKR以及两家中国私募厚朴及弘毅投资均参与了首轮竞标的报名。

      诸私募对泰康股权趋之若鹜的背后,源于泰康人寿携带着即将上市的利诱因子。美国私募巨头凯雷赶在中国太保A股上市前入主被料净赚两百多亿,泰康人寿上市之日可期,谁又愿意错过能当“凯雷第二”的财富机会。

      

      两大焦点引来关注

      国内保险市场今年不乏股权转让传闻,而能惊动海内外私募及各大传媒的,值得一探究竟。最新消息称,摩根士丹利为此次泰康部分股权转让的出售顾问,所有投标均已于上周五首轮竞标截止日期前提交,黑石等私募出价均高于10亿美元。

      事实上,安盛出售泰康事件之所以成为各方关注焦点,原因不外乎有二:

      转让标的不可同日而语。之前被加拿大永明金融集团等外资转让的在华合资寿险公司均为尚未盈利的行业中下游公司,此时减股或离场,情有可原。而泰康人寿却是正冲刺上市的国内寿险业“老四”,“钱”景一片光明,安盛提前退场不免令人费解。

      私募扎堆出乎市场预料。据记者了解,准确来说,安盛持有泰康15.6073%的股权。投行人士根据安盛10.5亿美元的报价来推算,此笔股权转让的市盈率高达27倍,较接近当前中国人寿在二级市场的市盈率。市盈率高企为何私募还愿意接盘?

      

      “处理”泰康谋划多年

      安盛意欲退出泰康并非一时“拍脑袋”决定。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早在多年前安盛就打起了“处理”泰康股权的主意。

      最初的“处理”并非退出而是追加。一位知情人士昨日对记者说,泰康15.6%的股权乃安盛3年前收购瑞士丰泰保险后收编而来。刚接手泰康时,双方高层进行过多次频繁会面,“安盛就是靠并购起家的,它的海外扩张风格就是兼并收购,很少自设分号。安盛最先在华参股的合资公司金盛人寿盘子太小,如果能全面控股泰康人寿,然后将之与金盛进行整合,未必不是明智之举。”

      至于为何从追加股权演变为目前的退出,有关人士猜测可能是价格没谈拢,抑或泰康其余股东并无退出之意。不过,按照泰康人寿提供给媒体的简短回复来看,还有一个让安盛急于退场的原因便是“出于对国内监管方面的相关考虑”。

      今年9月,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草案)》,明确规定“两个以上的保险公司受同一机构控制或者相互之间存在控制关系的,则要求其不得经营存在利益冲突或者竞争关系的同类保险业务。”显然,在51%控股的金盛与15.6%参股的泰康之间,安盛必须做出取舍。未经证实的消息称,丰泰当初入股泰康时的成本价不足10元/股,而这一“舍”,能为安盛带来大笔利润。

      

      复制凯雷财富效应

      “泰康2008年税后利润达16.87亿元,若按安盛开出的10.5亿美元报价来测算,上述股权转让隐含的市盈率应该在27倍左右。接近当前中国人寿在A股二级市场30倍左右的市盈率。”尽管有投行人士认为,单以市盈率计算,这笔收购案在私募股权基金并购领域是偏高的,但却依然吸引了私募的兴趣。

      据悉,目前参与首轮竞标报名的黑石等多家私募基金出价均高于10亿美元。泰康为国内第四大寿险公司,并计划于近两年内完成上市计划,显然,“上市后能翻倍套现”是私募拟以高市盈率接手这笔股权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私募投资中国保险股权的财富效应有先例可循。随着中国太保H股上市的临近,凯雷也迎来了获利退出的机会,凯雷当初入股中国太保的成本大概不到5元/股,若以中国太保H股发行价下限23.52元/股来计算,凯雷至少净赚约247亿元。

      “另外,不能单看收购价隐含的PE倍数,还要通过内涵价值法来分析其具体的业务质量和净资产表现,才能决定交易价码是否被高估。不过,中国寿险业将驶入增长快车道,泰康自身的规模与利润增长都是值得期待的。”一位投行分析师说,随着泰康利润大幅增加,收购价格对应的市盈率也会迅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