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特别报道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路演回放
  • A6:市场趋势
  • A7:市场评弹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09 11 1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市场新闻
    10月宏观数据趋好成共识
    数据股指近期“弱联动”
    投资创业板时机仍未到
    可多留意超募资金投向
    机构“雪藏”物联网股暴发 王亚伟效应昨再现
    市场动态
    兴业卓越2号领航后危机时代产业升级的投资机会
    阎庆民:后危机时代
    尤需关注银行信用风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投资创业板时机仍未到可多留意超募资金投向
    2009年11月1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钱潇隽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钱潇隽 ○编辑 朱绍勇

      

      截至昨日收盘,创业板公司股价已较上市首日最高价平均下跌40%。投资创业板时机是否到来了呢?

      统计数据显示,在上市后的7个交易日,创业板公司股价走势明显冲高回落。截至昨日收盘,28家创业板股价相对于首日最高价平均跌幅接近40%,其中汉威电子由74.80元重挫至39.91元,几乎腰斩。

      深幅回落后,创业板新股究竟还有多大调整空间?“28家新股上市以来连续的下跌恐怕在大部分研究机构的预期之中,而且这种价格向理性方向进一步回归的趋势依然在。”申银万国分析师林瑾认为,参照国际市场创业板经验,在金融危机以前,纳斯达克的平均市盈率为34倍,并且一直保持着高于主板市场一倍左右的溢价水平。在国内,目前,介于主板和创业板之间的中小板市场平均动态市盈率为41倍,而主板市场为26倍,中小板相对于主板市场溢价50%左右,不管从哪方面看,创业板股票的市盈率都应该比中小板更高一些。

      “相对于发行价30%至50%的溢价幅度应该是创业板较为合理的股价定位。”林瑾指出,目前新股的股价依然偏高,还未到合适的介入时机。“尽管新股中也有机构买入的身影,但这些机构不会是主流,而是偏向投机性质。”她认为,专业机构可能会在股价相对于发行价溢价率接近30%左右时才入场。

      那么一旦合适时机出现,哪些个股更值得买入呢?林瑾指出,投资者可以更多的关注超募资金的流向。创业板公司由于在发行过程中受到市场热捧,所有的新股都出现了超募现象,且各家的超募资金量平均都接近甚至超过计划募资量。庞大的超募资金如果没有被合理使用,可能会对投资收益产生稀释作用;而一旦投对方向,又可能对其业绩增长产生明显帮助。“投资者不妨留意各家公司对超募资金的使用,从中挖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