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任何金融改革和措施,都不能绕开银行业。如果一项金融改革没有银行业的热情参与,那这项改革的效果就会比较弱。资本市场改革也不例外。
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讨论了很长时间,核心问题之一是中国内地居民能否直接购买境外股票,对此探讨了很多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清晰的图景。我参与了前年天津的港股直通车。内地居民买香港股票风险很大,但是在天津和香港之间架设一个虚拟通道,境内银行(如天津银行)为客户在境内开立境外证券投资外汇账户,香港券商在香港为客户开立证券交易账户,客户资金存于境内银行,通过香港券商网络下单交易,成交后由境内银行代理与香港券商结算,所有贷方余额均回到境内,资金是“天津进、天津出”,全封闭运行,境内资金不可能由此管道出逃香港,香港资金也不能由此管道流入境内。这既使境内居民实现了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便利,又杜绝了资本项目开放资本流动方向突然改变的破坏可能。我相信经过扎实的投资者教育以及扩大直通市场(不仅仅是香港)之后,这将来仍然是境内居民对外进行股票投资的主渠道。
发改委倡导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至少十年,但是规模仍然很小。前些年,中国银行主力发起成立了一支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一下子募集了60多亿元,成为一个范例。现在全国类似的基金加起来大概有四五百亿的规模。私募股票投资基金也很难做,但现在通过银行的方式变成理财产品,或者是以信托加融资的方式变成一种理财方式,市场马上就做起来了。证券界曾寄予厚望的基金专户理财“一对一”产品一年来只发行了200亿元,而主要通过银行销售的新设公募基金1-10月就卖了3000亿元。前几个月炒的比较热的“一对多”产品吸取了教训,主要通过银行渠道发行了。顺便提一句,对股权投资基金应该松监管,淡化股权投资基金的金融性,强调非金融性。强调金融性就是反复交易和上市,我们目的不是上市,而是解决企业资本金难题,这个出发点不能忘了。
国家本意是借创业板使更多高科技企业获得融资途径,促进我国科技产业的提升。据报载,现在有12万家企业想到创业板上市,但是证监会一年最多批1000家,一个企业融一个亿,也就是一千亿,这个规模是微不足道的。是不是可以考虑和银行结合起来,以“可转贷”的方式,由银行提供高科技企业一些贷款。如果企业上市,贷款就变成企业股权,银行享有股权的溢价收益;如果企业不能上市,把这个银行股权比例提高,就是类似证券市场可转债的方式。这样做的话,我们就可以较快地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
所以,资本市场改革如果不以银行为中心,或者是不借助银行来进行,结果必然是做不大。这一方面是因为银行在中国有五六十年的信誉,老百姓信任银行,中国的钱掌握在银行手里,不论是搞基金还是PE,必须借助这个渠道来寻找客户,才能把市场做大。另一方面,银行是受到严格监管的机构,比较规范。
总之,现阶段发展资本市场,必须要借助银行的渠道,等做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来摆脱银行这根拐杖。我刚进入银行工作的时候,我们和保险公司做回单,都是保险公司到我们这里来取,现在都是我们送给保险公司。再比如基金公司过去都求银行,但现在个别好的基金公司,已经做大了,做出品牌了,银行就得主动去求它们了。当然,现在大多数的基金公司还没有做大,还需要银行孵化。
现阶段的资本市场改革必须要有银行的参与才能兴旺,不是说银行就是楷模。中国的银行业存在两大缺点:一是银行对行业的发展趋势没有清晰的认识;二是银行产品开发能力很低。证券业比较灵活,行业判断和产品开发能力强。只有银行和证券业结合起来,股权投资、理财等资本市场产品才能大发展。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