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喜欢的例子,就是1929年股灾发生后,从1929年11月底到1930年4月12日,股市从最低点反弹了46%,不过随后又跌去80%。4月12日的点位,已与1929年6月市场暴涨前的正常水平相当,比起危机爆发前最高点也仅回调了18%,但是1929年6月的经济和1930年4月的经济根本就是天壤之别。前者可以称为盛世,失业率经调整后几乎为零,工业生产同比增长超过16%;而1930年4月失业率翻番,工业生产迅速降至-9%,经济恶化的速度创下世界纪录也说不定。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市场的流动性严重不足,后援力量也没有出现,大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可能根本没有。但是,当时股市依然反弹了46%。
为何在经济走向崩溃的同时,股市却一片歌舞升平起来?在我看来是因为当时投资者就已经有了基于预期的市场有效意识(虽然市场有效理论多年后才出现),当市场创出新高,一定是有些信号被先知先觉的投资者发现并利用了。而这种表现都是有道理的。
2009年的反弹要比1930年的反弹更加有“信心”,因为市场暴跌前牛市的价格虽高,但基础牢固。同时,为了应对这一次危机,政府动用了史上最大一笔经济刺激计划,各项援助也是雪中送炭。更加令人“欣慰”的是,美联储一再承诺将长期维持利率在非常低的水平。加之“总统任期效应”(通常总统在任第三年为了连任或者帮助本党连任会采取一系列鼓励经济政策从而对股市起到助推作用),因为经济危机的特殊情况,被奥巴马总统提前到了任期的第一年。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本轮反弹轻轻松松就超过了46%的纪录,似乎都无关经济复苏脚步快慢了。
根据历史上危机过后“最后的疯狂”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充分预期到一点,那就是刺激计划手笔越大,政府越是冒道德风险救助银行等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倾向也就越高。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现在投资者的风险倾斜角度基本成为垂直线,换句话说投资者已经站到了悬崖边上。继续参阅历史数据,我们还可以发现,任何一次短期的刺激计划随后带来的长期问题都非常严重。
好消息是,我们不大可能经历另外一次大萧条。的确,如此规模的经济刺激下,现在全球范围内都在预测今年底或明年初将出现经济复苏。我们也看到一些令人至少感到欣慰的数据,工业生产的开工率从低位开始逐渐反弹,库存也出现回升迹象。我认为短期内经济复苏的势头甚至几乎势不可挡,除非出现1930年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战。但是长期不太好讲,我重申GMO的观点,未来七年我们的投资回报将非常低。
在此我们重申对经济增长的预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发达国家的GDP增长会回落至2.25%,而新型经济体的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两倍。这里不得不提中国,我知道我的同事和不少同行都在担心中国的经济突然停止增长,我个人的预测是,未来三年内中国经济陡降的风险仅为三分之一,但这仍成为悬在所有人头上最大的“堰塞湖”。我发誓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希望亲自参与泡沫进行投资,从新兴市场赚到超出合理估值15%,对我足矣。
既然是犯傻,总有清醒的一天,触发因素是什么呢?我认为原因有两点,时间在明年初。第一,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数据让市场和投资者失望,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长期性。特别是企业方面,裁员潮退去后,利润将面临真正的压力。第二,在大环境如此艰难而又没有改善前景的情况下,美国股市如果仍然慢慢攀升,直到高估30%-35%,重力便会发生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