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论市场如何波动,基金公司或许都是市场中的赢家。
面对“钱”景极具诱惑的基金业,多路资本奋力挺进。这是一次关于资本逐利最为本质的博弈。2009年下半年,基金公司股权变更风云再起。这一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基金公司的股权毕竟稀缺,发起设立新的基金公司,则成为多路资本新的梦想。在即将上演的新一轮基金公司扩容中,外资加快入驻速度,实业资本青睐有加,银行券商兴趣十足,保险大鳄更是雄心勃勃。
在资本的追逐下,国内基金业最终将如何演绎?是互相蚕食、外资收购抑或合理拓展新天地?也许只有时间才能回答。
⊙本报记者 吴晓婧
股权变更风起云涌
如果必须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基金公司近期股权变更的盛况的话,那便是“风起云涌”!没错,我们不得不在后面加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数据显示,老十家中的博时、华安,银行系的工银瑞信,外资参股的友邦华泰以及内资基金公司中的万家,均发生股权变更。这一切,似乎仅仅只是新一轮基金公司股权变动的开始。
本月初,国泰君安接手了华安基金20%的股权。几乎在同一时间,工银瑞信原第三大股东,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将其所持有的20%的股权悉数挂牌转让,而受让方正是原持有工银瑞信55%股权的第一大股东工商银行。
此前,万家基金公司股东齐鲁证券向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转让万家基金11%的股权,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齐鲁证券持股比例下降至49%。
“好戏”不断上演!友邦华泰部分股权的最终控制人日前“易主”,其神秘面纱的背后,则是李嘉诚家族开始将触角伸向了中国内地基金业。
无独有偶,备受关注的博时基金股权转让终于尘埃落定,在招商证券挂牌转让持有的博时基金超限24%股权中,香港富豪郑裕彤旗下的“新世界系”企业同样“掩面”接手,持股比例达到12%。
在上述股权转让中,齐鲁证券对万家股权的转让以及招商证券对博时基金股权的转让,均因“49%”的持股比例“大限”而为之。根据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以及配套规定,基金管理公司股东的出资比例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按主要股东最高出资比例不超过全部出资的49%”执行,但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中方股东出资比例不受此限制。
那么,不得不卖者,还有谁?
据悉,目前尚有华夏基金、国泰基金、银河基金等公司股权结构尚未达标。目前,国泰基金大股东中国建银投资依然拥有70%股权,银河基金大股东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拥有50%股权。
而最受关注的则是中信证券全资持有的华夏基金股权,今年7月6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华夏基金吸收合并中信基金已得到证监会批复,公司将于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使所持华夏基金的股权比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这就意味着,按照证监会的批复,中信证券不得不转让部分华夏基金的股权,而且,留给中信证券的时间仅剩下两个多月。
此外,海富通、泰达荷银和申万巴黎三家公司外方股东的实际控制人为同一公司——法国巴黎银行,从法国巴黎银行对三家基金公司的间接持股情况来看,参股海富通49%、泰达荷银49%、申万巴黎33%。但根据中国投资法规,外方投资者不得持有一家以上的合资基金公司股权。由此,法国巴黎银行必须至少退让两家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身份。
在未来众多基金公司股权转让中,究竟谁能成为最后的“接盘者”,充满了未知数。
各路资本挺进势头渐浓
然而,基金公司的股权毕竟稀缺,面对“钱”景极具诱惑的基金业,发起设立新的基金公司,则成为多路资本新的梦想。这是一次有关资本逐利最为本质的博弈。
正所谓“先入者得先机”,在即将上演的新一轮基金公司扩容中,外资加快入驻速度,实业资本青睐有加,银行券商兴趣十足,保险大鳄更是雄心勃勃。
据统计,目前已经明确筹备的基金公司已经多达12家,其中包括纽银梅隆西部、国金通用、浙商基金、中英基金、平安大华、华英基金、北银丰业、中粮英华、兴业南特等。从发起设立的公司来看,上述新基金公司明显具备两大特点:一是大多为合资基金公司,二是银行非常积极参与到设立基金公司的行列中来。
此外,如果中国平安发起设立的基金公司获批,这将是在传统的由证券公司、银行、信托公司控股的基金公司基础上,新添了“保险系”基金公司。事实上,保险大鳄进军基金业,一方面是看好基金业未来的前景,另一方面也显露其更大的市场野心。
拥有保险、信托、银行、资产管理,独缺基金公司的中国平安,一旦触角伸向基金业,金融控股集团的梦想将更进一步。而谁的伸展空间更大,也意味着谁将占据更多的市场空间。
上述基金公司中,从筹备时间来看,短则一两年、多则四五年。事实上,截至11月16日,新基金公司获批已整整“断档”1年零13天,最近一次,还要追溯到2008年11月3日,民生加银基金公司的成立。
不过,停滞一年有余的新基金公司审批似乎有破冰的迹象。从进程上来看,平安大华、浙商基金、纽银梅隆等已近乎万事俱备,只欠临门一脚。
“监管层的审批速度难以揣测,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年底之前获批成立。毕竟团队核心人员悉数到位,只差最后的一纸批文。”一家正在等候获批的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如此表示。
新基金公司扩容在即,多数正在筹备的基金公司早已高调揽才。“全球招聘广告发布的第一天,我的邮箱就‘爆’掉了。”某等候获批的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但适合的并不多,我们还是倾向于在业内以高薪挖角。”
记者从多方渠道获悉,在等候获批的新基金公司招兵买马潮中,行政人员由来自券商、银行、基金、保险行业的人员担任,而投研人员基本上均由在基金公司具备从业经验的人员担当。从人员安排来讲,多数公司准备已较为充分,目前只有个别职位还在进行人才储备式的招聘。目前其团队组成中,一般为20人左右,但一些公司人员甚至已超过了50人。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获批前要“烧不少钱”,但成立之后获利则是大概率事件。
这么多新公司的设立,也未免容易让人担心同质化的问题。晨星(中国)研究中心厉海强指出,现有的基金公司大部分都是朝着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前进,追求产品线的齐全,各项业务都竞相参与,在投资策略上,鲜见差异。不过随着行业的扩容和竞争的加剧,基金行业的利润率应该也会有所下降。因此,是复制领先者拼抢市场份额,还是凭借产品创新来拓展市场边界,则成为新基金公司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造钱神话
与疯狂溢价
1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基金业虽羽翼未丰,但扩展速度却异常惊人。不论市场如何波动,基金公司或许都是市场中最大的赢家。
“钱”景极具诱惑力的基金业,各路资本对其虎视眈眈。的确,这一行业从来不曾缺少的就是造钱神话。
2007年,在赚钱效应下,普通老百姓沉睡多年的理财需求被激发,疯狂的牛市一举将基金业资产总规模“推向”3万亿之上的高峰。虽然在接下来的大熊市中,基金业资产总规模缩水不少,但基金公司依然能够“坐享”大笔管理费。
据WIND数据统计,2008年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管理费收入总额为307亿,较2007年增长了9.77%;虽然2009资产管理规模较2008年上半年大幅缩水,但今年上半年我国60家基金公司依然取得了126亿的管理费。
在普通老百姓看来,基金业是一个“旱涝保收”的行业。即便在2008的大熊市中,多数基金公司从业人员的薪水也令人“望尘莫及”。
而在第三方基金分析师的眼中看来,基金公司的注册资本只有一到两亿,而管理的资产规模则达数百亿、上千亿,甚至几千亿元。即使按百分之一点几收取管理费,其数额也足以惊人。更何况基金公司主要业务为市场与投研两块,多数公司不过百人。其资产管理规模却可能过千亿,随之带来的季度净利润就过亿元。如此之高的利润率,对于很多传统行业而言,都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自然,资本的逐利性使得无论是券商、银行,还是信托、保险,以及大大小小的国企、民企、上市公司等都意欲挺进中国基金业,以求能够从中国证券市场分得一杯羹。
不过,有业内人士提出,基金公司股权频繁的转让背后隐藏着各种纷繁复杂的权利、利益的盘算,证券市场的波动性也注定了很多受让方是以再次转让、短期内博得巨额利润为目的。
在如火如荼的股权交易背后,基金公司股权日益升值。从近期中远集团转让在工银瑞信基金的股权可以看出,2005年5月成立之初为20%的股权所支付的成本约为4000万元,而中远集团获得的转让价格为2.582亿元,4年半在此笔投资上的收益就达到2.182亿元,投资收益达到545.5%。
而这并非特例。经济萧条和白热化情况下产生的股权定价,往往完全不一样,2007年多起基金公司股权转让的疯狂溢价,或许还会继续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