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2009 11 1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资金观潮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资金观潮
    专家热议中美会谈—— 预计人民币汇率
    仍将保持相对稳定
    1.1元临界点逼近
    瑞和上市或现交易性机会
    全球铂金市场三年来首度供应过剩
    新品超市
    银行净流入5.5亿元 有色金属净流出7.1亿元
    机构视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专家热议中美会谈—— 预计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相对稳定
    2009年11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秦媛娜 ○编辑 杨晓坤
      ⊙记者 秦媛娜 ○编辑 杨晓坤

      

      昨日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会谈,成为奥巴马此次访华的重头戏,但是在会后的记者会见中,此前市场热议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并未被明确提及。专家表示,两国就自由贸易等问题达成了共识,但是并未涉及汇率问题等细节,这在意料之中。人民币汇率预计仍将保持相对稳定,而面对美方的压力,中方将改退为进,做出更加主动的回应。

      

      求同存异

      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所预期的一样,两国元首的会谈在某些话题上延续了匹兹堡会议的相关基调。

      此外,会谈中两国还就自由贸易达成了共识。

      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表示,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提倡自由贸易方面,双方虽有共识,但是,“对自由贸易,中美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异的。”他指出,美方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对本国出口形成补贴,就是不公平的,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原则;但是就中国来说,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这本身也是希望保护本国出口和限制对中国产品的进口,也是一种保护主义。“同样高唱自由贸易,但是背后的信息并不相同,”他说,求同存异是会议的主要气氛。

      虽然市场一直关注的美国没有明确向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施压,但丁志杰认为,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这一问题事实上无法回避。他认为,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压近期有所增加,主要意图在于,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实现贸易逆差的降低,进而促成经济增长结构的调整,而美元贬值则更多地通过要求别国货币升值来实现,这是美国一贯采取的策略。

      但就中国来说,在经济危机期间,通过与美元币值保持相对稳定,防止了危机对于国内经济的冲击。危机之后,人民币要恢复弹性,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几大主要货币保持相对稳定,我们深化汇率改革的条件才更成熟。”他说,因此,外围的货币环境如果还比较动荡,将成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主要障碍。

      一位国有银行的外汇交易员也表示,虽然升值压力升温,但是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仍将保持稳定,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复苏还不稳固的情况下,汇率预计不会有大的波动。从近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波动区间甚微也可看出,稳定信号仍是主导。

      

      改退为进

      虽然未明确提及汇率,但是针对中方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方式,孙立坚教授认为,中国正在改退为进,调整了过去以回避、解释等为主的应对方式,而是改为更加正面地去面对压力,同时“针锋相对”地将问题也抛回给美国。

      他表示,美国将焦点对准中国的汇率政策,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话题作为回应。一方面,美国在利率政策上维持低息环境,释放了大量货币,造成了流动性的泛滥;同时,汇率方面,美元又持续贬值,两者的综合作用引来了大量资本的快速外逃,到高息货币市场寻找投资机会,令资本流动更为复杂,监管难度增加。

      中国央行也在近期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指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除了要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还要结合国际资本流动和主要货币走势变化。这一措辞变化,令市场产生许多想像,也可见资本流动因素对政策制定的影响作用在增加。

      孙立坚认为,正是美国的利率和汇率政策加剧了这种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国也可以就此做出评论。事实上,除了央行的报告,近期确有更多的官方声音对此发表了看法。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上周末就表示,美国政府为了恢复经济增长,提高公众信心,宣布未来12个月到18个月美元利率基本不上调,这推动了巨大美元套利投资的行为,严重冲击了全球资产价格,对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新兴市场复苏形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