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是概念
2009年11月1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纬地
有没有听说名叫“踏雪寻梅”的一道菜肴?其实就是一碟白糖滚几颗杨梅。还有一道汤,叫青龙过江,实质是一碗白开水飘一根葱。
知道了真相,估计不会有人拿起菜谱点这两样菜。我之所以记住了它们,是因为菜名起得好,有诗意,也有画境。若是两只股票,当可视之为中国文化概念。
概念,词典的解释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但股市里的概念不一定反映本质。前些天,有一只浙江股票连续涨停,原因是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了与影视明星同名同姓的人,堪称“明星概念”。一时间,风生水起,有人怀疑是影迷们将股价炒了上去,也有人猜想明星提前获取了什么内幕。这种借题发挥,摆在娱乐圈兴许有用,引入股市却有害无益。
在A股市场,最早的概念以行业或者地域分类,还编制了指数,现在则越发混乱和随意。比如,节能环保企业被称为“奥巴马概念”,并在奥巴马访华时出了风头;比如巴菲特投资了美国铁路,中国的铁路股也跟着涨,算是“巴菲特概念”;一些基金重仓股被冠以基金经理的名字,谓之“王某某概念”、“赵某某概念”。
更有甚者,暴雪来袭,煤炭和铜矿企业就变身为“暴雪概念”。禽流感、甲流来袭,农业和医药类股票就竞相跻身于“禽流感概念”、“甲流概念”。西方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调又起,整个B股市场当仁不让成了“人民币升值概念”。
股市里概念四起可能意味着参与者看好未来行情,但究其本质,行情上扬的主导力量是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得到了巩固,花样百出、瞬息万变的概念只是花絮。然而,在概念大行其道之时,最忙最累的是跟风的股民。最近他们必须关注奥巴马的行程、雨雪天气、甲流疫情、美元走势,当然还有基金明星、娱乐明星的言行动向,惟独忽略的,也许是手中股票的业绩。
所以,当股市里遍地都是概念,我们更需辩明其是否反映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花哨的概念迷了眼。毕竟,青龙过江好听不好喝,“聪明”人才看得见的皇帝新装更是乌有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