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调查·市场
  • 12:公司巡礼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1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pdf
     
     
     
      | 1版:头版
    今日关注
    非居民电价上调2.8分 居民电价暂不涨
    调结构突破口
    狗皮膏药与治本
    5000亿热钱疯狂涌入 香港左右为难
    创业板短期风险增大 投资者勿盲目跟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狗皮膏药与治本
    2009年11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时寒冰
      狗皮膏药不治本,甚至连标都治不了。这点常识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但是,如果给狗皮膏药换个包装(比如羊皮膏药),人们是否会当真呢?这个结果显然已不重要,因为,个别有关部门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做这方面的尝试。

      在房价暴涨之后,或者说,在暴涨的房价开始出现停滞苗头之后,住建部开始出手整治楼市,严打开发商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瞧这时机选的,那些囤积居奇者差不多已经在高位套现走了,剩下的估计也没有多少存货了。

      放下这个暂且不提,严打开发商捂盘惜售、哄抬房价过去没有用,这次连包装都没有换一下就粉墨登场,会有用吗?

      开发商是建房、卖房的,房屋囤积在手里要承担诸如时间、利息这样的成本,翻翻世界其他国家的报道,囤积房源不卖的事情,人家听着都稀奇:还有这事儿?

      是的,在国外,轻易没有哪个开发商敢囤积居奇。为什么?住房市场的供应体系是多元化的,谁囤房谁死。在发达国家,既有政府建设的类似我们这样的廉租房,也有类似我们这样的经济适用房,更有占据相当比例的合作建房和自建房,而由开发商供应的商品房最高占比还不到30%(像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商品房的供应只占5%),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商品房价格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开发商莫说囤房,就是出手慢了,就可能面临着很大风险。笔者不久前去美国,看到大片的住宅由于开发商动作慢了点,被次贷危机的洪流淹没,开发商也早已破产了。

      而在我国,由于住房供应单一,保障性住房供应滞后,绝大部分人都必须通过开发商购买住房,人为地把开发商送上了垄断的位置。开发商囤积房源,推动房价上涨以牟取暴利,就变得顺理成章。在这种情况下,住建部即使给开发商满身贴上膏药,恐怕也没有任何用处。

      因此,要解决囤积居奇的问题,必须从供应方面着手,比如,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鼓励合作建房与自建房,农村和城市住房实现全流通等等。到那个时候,看看开发商们是不是加班加点卖房?

      狗皮膏药虽然没有人信,但是,狗皮膏药的制造者依然乐此不疲,并且依然能够不断找到买主,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最大的奇迹,则是连包装也不换,甚至连台词也不换,就走上街头忽悠。

      出台政策也需要来点创意。如果一项措施总是没有效果,你至少应该总结一下教训,换换思路,在配方上下点功夫,如果连这点精力也懒得付出,你至少也得把膏药的包装更换一下,让公众别再遭受审美疲劳之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