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财经海外
  • 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8:车产业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热点
  • T4:艺术财经·市场
  • T5:艺术财经·焦点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11 21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8版:艺术财经·人物
    上一版  
    pdf
     
     
     
      | T8版:艺术财经·人物
    李见深:面对陶瓷文化稍纵即逝的一刹那
    从“新官窑”到“新民窑”——李见深答记者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新官窑”到“新民窑”——李见深答记者问
    2009年11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新官窑
      新民窑
      

      问:你的新展览“日复一日”,把参展作品称为“新民窑”,为什么?

      答:提倡新民窑就是提出一个概念。如我拍陶艺纪录片,但拍录像并不是我的专业。我是为了推广一个概念,占领一个领域。

      问:“新民窑”这个概念要表达什么?

      答:展览的名字叫“日复一日”,参展作品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器具,每天用、每天看,每天体会。这些器具与生活是如此贴切,不像画是虚拟的观赏。这是其他艺术不可比拟的。好的陶瓷是永恒的,给大众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因此,陶瓷有国际性,外国人也看得懂,不像书法、中国画,外国人看不懂。

      问: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民窑为什么要翻新?

      答:民窑在工业化的背景下正在逐渐消失。只有在消失后,人们才会认识到其重要性。中国的陶瓷,特别是其中的民窑所代表的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但这样的陶瓷文化很快就要消失了,是不是太快了?

      问:“新民窑”和你的三宝陶艺村有关系吗?

      答:三宝陶艺村,是造村之陶,就是民窑。那是我一辈子的理想,把中国人的人文理想变成可以触摸的东西。中国的文人情结,被大家说得就像天上飘着的云,我的三宝村就是要让飘着的云变成一滴雨。

      问:你的这些作品,表现的似乎都是生活中的一种器具。

      答:精神与载体,生活与艺术,都通过器具发生关系。器具,日本人做得完美,韩国人做得丰富,台湾人做得玲珑,我们能不能在都市化文化的背景下,由完美这个点到丰富、玲珑这个线,再发展到更多的面,做出一大批有自己面貌的陶艺作品?

      问:其中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答:瓷器的语言在哪里?我认为经过烧制的美感很重要。这些“新民窑”,都是柴火烧的,没有一个是一模一样的,是窑变的,是工业化的反动,张扬人的最本能的创造性。

      问:你还把官窑翻新?

      答:去年做的展览叫新官窑,想让官窑走下殿堂。

      中国陶瓷文化有两条线:官窑、民窑,贵族化与平民化的。官窑是贵族文化,仅有500年历史,但在近几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奇迹。我的“新官窑”,是受故宫博物院的委托,做了一些新品种。

      问:在这些作品里,你要表达什么?

      答:官窑意味着经典,无论是材料或工艺,都保留了古典的精髓。但是我的“新官窑”器形变了,做扁;纹饰拿去了大部分的东西,只保留10%,强调共有的内容而去掉一些一时的东西;器物的尺度也变小了;釉色也是经典的,但把当时低温的铅釉改成高温的釉色,没有原来那么亮,釉色更沉稳。

      问:从“新官窑”到“新民窑”,其中有什么关系?

      答:我一段时间关注一个东西,都是围绕怎样通过陶瓷表达对文化、生活的看法,这两类都属于器具类。

      之前没人样做,我喜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陶瓷的难度很特别,需要配备的东西特别多,我们拥有把最传统、最古老、最先进的设备放在一起,比中国任何大学的设备都好,好的瓷石,宋代窑址都在,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泥料,烧法。

      问:两个展览为什么会隔了整整一年?

      答:我不会只是做一个展览。如这次的“新民窑”展览,考虑了一年,与“新官窑”是一个整体,用不同的方式说一件事:中国大文化的载体——器具之美。

      问:你也做纯粹的陶艺作品吗,也就是把陶瓷作为一种造型材料做作品?

      答:雕塑类作品一年10来件,在积累,明年想做个新的展览,打算在纽约做,那里有合作的画廊。

      问:你的三宝陶艺村经过十多年也体制化了吗?

      答:那里成为研修中心:国际交流,既有邀请的,也有申请的。也与与专业院校合作做培训。那里还有画廊。总之是贴钱的,不过成了景德镇的旅游景点。而且那里做的东西是长出来的,仿佛这个双城手工艺馆的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