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周小川昨天在出席“2009年全球CEO年会”时表示,要保持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压力和动力。其中,压力来源于存款利率的高低,动力来源于利差的大小。他认为,存款利率过低,会导致金融机构囤积现金;利差过小也会影响银行放贷的动力,因而存款利率和利差均需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周小川在谈到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时表示:“此次危机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利率,特别是存款利率过低或者将近零利率,有时就会减少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进行服务的压力。”
周小川指出,在危机爆发初期,全球范围内有些金融机构囤积现金,主要原因是为解决去杠杆化的问题。但之后宏观调控当局向金融市场投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仍然存在囤积现金的现象,向实体经济放贷和提供融资非常谨慎。他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负债方的利率太低,“囤积也不会占用太多资源,就是不放出去压力也不大。”
经过去年央行连续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目前,中国的存款基准利率已降至2.25%。周小川称存款利率在目前水平上的好处是:“金融机构拿到了存款就一定要考虑用出去,如果不用,因为要付2.25%给储户,这样就有压力,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把资金运用出去。”
随着国内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公司治理的改革得到了加强,商业性金融机构都有相当强的获取利润的动机,这也成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动力。周小川表示:“要让金融机构能够看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时候,能够得到收入、得到利润,能够充实自己,利差要保持一定的水平。如果利差过小,国际上有一些金融机构,机构内部部门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交易部门膨胀得很厉害,信贷部门处于萎缩的状态。”
周小川称,中国的金融机构在经过注资和股份制改革后,虽然遇到了金融危机,但资本金仍然充足,从健康性的角度来看是有能力继续向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服务的。不过他提醒仍然需要对金融机构的健康性保持警惕,“这一轮情况好,并不意味着以后就安全了。”
他还特别指出由于一些常规的制造业方面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因此中国必须在投资方面找到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