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机构·资金
  • A5:信息披露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趋势
  • A8:专版
  • A9:市场评弹
  • A10:数据说话
  • A11:信息披露
  • A12: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2009 11 2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焦点
    黄金引领商品狂欢 资源股再度成为市场热点
    沪金再创新高 本月涨幅已逾10%
    金价何以屡创新高
    平安2009励志创业大赛:
    为创业大学生保驾护航
    梅拉梅德:股指期货
    将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梅拉梅德:股指期货将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
    2009年11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欢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张欢 ○编辑 衡道庆

      

      利奥·梅拉梅德,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终身荣誉主席。他曾任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主席,1972年创办了金融领域首家期货市场——国际货币市场(IMM)。在以后的几年里,他陆续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引入了许多不同种类的金融交易手段,包括外汇、短期国库券、欧元等,并在1982年开始了股票指数期货业务,有“全球金融期货之父”的美誉。在梅拉梅德的领导下,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从美国的一个二流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成为世界金融期货市场的领跑者。

      近日,梅拉梅德再次访问中国,并于北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为何萌发推出金融期货想法

      记者:您是全球公认的金融期货创始人,而CME推出金融期货交易也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请谈谈当初为何萌发推出金融期货的想法,另外,目前在CME交易的金融期货品种主要有哪些?交易规模如何?

      梅拉梅德:事实上,我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引入金融期货的想法。当时,美国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美元危机开始爆发,美元与黄金逐渐脱钩,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在这种情况下,我首先开发了外汇期货和利率期货,而股指期货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下一个金融期货品种。

      自从推出的利率期货允许现金交割后,这种制度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之前期货交易都是实物交割,大豆原油都是如此,有了现金交割后,大大推动了金融期货的发展。

      1983年,我联系了标准普尔公司,获得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独家代理权。此后,我们又相继推出了不同的指数产品。目前在CME交易的还有道琼斯指数期货、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罗素2000指数期货等,日交易规模总量为1000万张合约。

      

      场内交易风险可控

      记者:这次金融危机中,场外交易市场(OTC市场)被认为是引发危机的重要原因,由此造成了人们对期货市场的一些误解。请您谈谈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的区别,场内交易在安全性和规范性方面有哪些值得信赖的地方?

      梅拉梅德:在提到衍生品时,很多人容易将场内和场外交易的衍生品相混淆。我要重申,这两者有很大区别。

      两者最大的差异体现在信用风险上。比如在OTC市场上,雷曼和高盛互相交易,他们的信用风险就根据是他们对交易对手的信用评估,而在交易所交易的期货产品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在交易所中,结算所担保他们的所有风险,如果高盛和雷曼在场内交易,就会有结算所给他们做风险担保。在期货交易的100多年历史中,结算所没有发生一起风险问题,无论是1987年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还是这次金融危机都没有问题,这体现了交易所非常强的风险保障结构。

      结算所风险保障结构强的要点在于每日无负债结算,也就是说你今天亏的钱必须今天支付,明天开盘前不支付就要被强行平仓。比如高盛收盘后头寸亏了10个亿,则必须于明早开盘前付给CME结算所,结算所再把这个钱转给盈利者。在这种体制下,期货市场是没有累计债务的。

      在最近一次金融危机,期货市场并没有遇到危机,也不需要政府提供援助。金融危机发生时,股指期货等交易品种反而给人们提供了非常好的金融避险工具,同时,也证实了期货市场制度架构的有效性,从而为控制市场风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股指期货负责传递信息

      记者:您刚才提到1987股灾。当时,股指期货承受了很大压力,但事后人们发现,股指期货当时在提供市场流动性、平缓市场波动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能否介绍下当时的情况?

      梅拉梅德:在当时发生股灾后,人们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不是股指期货引起的?但事实上,是股指期货比较早地告诉人们,现货市场存在问题,它充当了非常好的信使作用。

      当时的股灾最早发生在新加坡,后来到了伦敦,随后到了纽约,最后蔓延到芝加哥。此后,大学等众多研究机构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最后,上百份报告一致认为,股指期货不是引起危机的罪魁祸首。研究人员同时也发现,股指期货其实是一个信使,他负责传递消息,并成功预测了市场的问题。

      股指期货是一个信使,无论这个消息是好是坏,你当然希望跑到信使前面,但是信使并没有错,他只是负责传递信息。

      

      中国已为股指期货做好准备

      记者:您觉得中国目前是否已具备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有人担心大机构操纵市场,您怎么看?

      梅拉梅德:我觉得中国在各方面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过去几年来,CME一直与中金所有密切的联系,中金所不断派人过去培训,CME也有许多专家过来进行指导。

      我再次重申,各方面已经为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在中金所交易做好了准备。就中金所而言,他们不管在系统上还是结算上都完全做好了准备,如果他们能尽快推出股指期货,下一步就可以做其他的金融产品。

      由于目前中国股票现货市场上没有卖空机制,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使投资者有另一个渠道来规避风险,特别是对于大的投资者而言。我一直觉得,期货市场是不可能被操纵的,操纵行为只能发生在现货市场上,这也被30多年的金融期货交易历史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