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调查·区域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专版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2009 11 2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财富眼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财富眼
    十年两起落 投连险业绩悬殊之谜
    外来“和尚”如何念好中国经
    投连险两起两落之轨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来“和尚”如何念好中国经
    2009年11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金苹苹
      ⊙记者 黄蕾 ○编辑 金苹苹

      

      投连险原本是个地道的“英国和尚”,因为在本国理财市场风靡几代,才被敢于创新的中国同业引入国内。然而,短短十年间,却经历两次大起大落,外来和尚似乎遇到了“水土不服”。

      在探究原因之前,不妨先来看看它在英国的发展史,他山之石有时亦是一道良方。投连险在英国被称为基金连锁保险,1961年问世至今一直独领风骚。而英国投连险之所以能够顺利成长,主要原因有:一是英国是投资信托的发源地,当地民众对于基金连锁型保险易于理解,所以对于保单现金价值直接与保单项下资产价值挂钩的投连险较为认同。二是在英国推销投连险的销售人员均由精通商品内容的业务员或者独立金融顾问来担任,一般不会夸大宣传,消费者也通常是在充分理解产品特性之后购买。三是英国的投连险主要运用混合基金,即用一个基金来从事分散投资,因而单位价格的变化比较安定。

      再看看投连险在中国的“辛”路历程,1999年—2001年、2006年—2007年,投连险两次大起,除归功于恰逢其时的资本市场表现外,恐怕推销人员的嘴皮子功夫也是“功不可没”。数万人、数十万人投保人群中,究竟有多少人理解投连险产品特性,能够经受资本市场短期调整的考验,值得细究。我们看到的表现是,收益翻红时,一窝蜂地买;转绿时,一窝蜂地卖。因此,本当是适宜作为长线投资的投连险,却一会儿掀起“抢购风”,一会儿上演“退保潮”。

      对于投连险来说,有在1999年第一次买的,不幸遇到了2001年开始的低迷股市,于是投连险成了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东西。而有幸在2004年买了投连险的,即使最近股市重创,也有高达数十倍以上的收益。在这种情形下怎么处理投连险,成了不少人心头的结。对于不以频繁交易为主要目的的客户而言,考虑到退保或部分支取时可能发生的费用,以及目前已经到达的市场,觉得还是要有种“屡败屡战”的勇气。

      而对于初次购买投连险的朋友,建议一是要关注风险和收益,二是了解是否有一定数量的可选择的账户。在股市好的时候,建议投偏股型账户;债市好的时候,转偏债型账户;都看不懂的时候,转货币型账户。而通常账户转换的费用总是比退保费用来得低,所以如果这些转换都能在一家公司内部完成,对于投资人的费用损失是最少的。所以,建议选择一个有一定数量的账户并且各账户的表现又在同类中比较稳定偏强的投连险,也就不至于让收益也跟着大起大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