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的“钢铁企业期现结合风险管理研讨会”在杭州举行。自3月27日上市以来,钢材期货的累计成交额已经突破了10万亿元。在会上,参与讨论的全国22家钢铁企业的60余名代表认为,钢材期货上市以来运行平稳,功能初步显现,为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提供了有效的金融工具,同时有助于企业提前调整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平稳运行。
解决“买不到、卖不出”的困扰
川威集团流程信息中心总经理杨能忠表示,钢材期货帮助企业解决“买不到、卖不出”的困扰。
在有期货之前,企业也想方设法来规避价格风险,最主要的就是根据经验预研预判价格走势,进行原材料囤积或产品预销。但这事实上很难起到效果。
而期货出现以后,企业则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难题。由于原材料和产成品之间的相关性,预期到原材料会上涨,就可以在期货市场上买入远期合约进行原材料套保,而预期到产成品价格会下降时,又可以进行卖出套保。目前,钢材市场充分的流动性使得企业完全不存在找不到对手方的顾虑,很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这个老大难问题。
帮助企业逃过“灭顶之灾”
金融危机下的一个“有趣”的套保案例:去年10月,一家企业进口的一船烙铁矿到港,其买入价格为2000万人民币,但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暴跌,订购烙铁矿的企业纷纷违约,货主面临着产品大幅贬值且无法销售的困境。
由于当时国内并没有钢材期货,但为了对冲风险,货主选择了铜这个基本金属中的带头品种作为套保品种,为其烙铁矿进行了卖出保值。最终,当货主的烙铁矿全部销售之后,其销售收入仅有800万,面临着1200万的损失,但由于其选择了一个相关度较高的品种进行套保,其期货盈利有1000万,弥补了大部分的损失,最后这名货主仅亏损了200万,并没有对其经营运作造成实质性的打击。
增强了企业的品牌效益
抚顺新钢铁经营副总经理齐文涛表示,钢材代理商有较重的地区保护思想,想要打入外地钢材市场在以往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现在依托期货注册品牌的效应,抚顺新钢铁的螺纹钢成为钢材代理商争相订购的产品,因为代理商除了在现货市场销售,在价差合理有利润空间的时候,多了一条在期货市场交割的渠道。
“现在有了期货标准,下游用户或仓库就会对钢材物流提出要求,要求其按照期货交割的标准进行搬装、运输和存放,这样一来就规范和提升了物流行业的操作管理水平。”齐文涛表示,抚顺新钢铁为了解决物流仓储等方面的规范性问题,多次自己派员协调物流、仓库,并在交易所的帮助和支持下,给相关企业进行期货标准方面的培训,虽然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但这很值得,对于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的规范发展是大有好处的。而抚顺新钢铁也依靠对期货规则的熟悉和掌握,尝到了期转现和集中交割的“头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