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重
谁也没想到,这个冬天,伴随着降温和降雪的,是突如其来的大半个中国的“天然气荒”。受冻的居民、等待加气不得的出租车司机、需要另付“燃油附加费”的出租车乘客、因停气而停产的企业,均不明所以。大家都在问,到底是为什么?大多数人的直觉是,供气企业在逼宫涨价,因为类似的好戏已经不止上演一次了。
发改委能源局给出的“权威”解释是:供气紧张,不是因为垄断,而是供求矛盾激增。而此前,中石油负责人对“气荒”的解释是:北方遭遇罕见大雪和冰冻,天然气需求量急剧上升,不得不对长江以南的部分城市实行减供(其实,北方很多城市也在减供)。更有行业内的学者断言:当前的天然气价格太低,需要“理顺”,否则中石油和中石化没有积极性去勘探开发、增加生产。
这些解释如出一辙:如果不让垄断的供气企业有足够的利润可赚,减供和断气就是必然和经常的。市场已对此做出了反应,据报道,11月前半个月之内,国内天然气批发价格平均每吨已暴涨500至700元,平均涨幅超过两成。
问题是,所谓的“供求矛盾说”根本站不住脚。今年冬天确实来得有点早,降温和降雪也比较突然和剧烈,天然气的用气量与往年相比,可能是多了点。可是,这绝不是不正常的,更不能构成减供甚至断气的理由。因为降温幅度和降雪量并没有达到平常年份的极端低温和最大降雪量。在往年最冷的时候,供气是正常的,而此时反倒供应不上?
把问题简单归咎于民众和需求方,明显在推卸责任。如果连这样的需求水平,垄断者都感到吃不消,只能说垄断者在“故作惊诧”,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涨价也。
问题不在需求方,而在供给方。供给方,有三个环节,最上游的勘探、生产、进口,中间的管网输送,以及末端的输配。前两个环节,都由中石油和中石化完全垄断,最后一个环节有民营企业参与,但又完全受控于前两个环节。所以,天然气的最终价格,决定权牢牢掌控在上游的垄断者手中。
国际能源署(IEA)前几天发表的报告说:由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天然气产量飙升,而全球经济将继续下滑,2012至2015年,全球天然气供应将严重过剩,每年约富余200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全球天然气市场已非卖方市场,而是买方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段特殊供求矛盾为涨价的理由,多么牵强!
我们也承认,单靠国内气源,不足以应付紧急之需。最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国际合作,与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俄罗斯已达成了合作协议,进口似乎不是什么难事。作为最主要的进口国,中国比那些天然气生产大国更有主动权和谈判力量。所以,从最根本的气源来说,起码在今后几年,不存在紧张的问题。
既然在天然气的核心环节,不允许民营企业存在,那么,国有企业就要负起责任来,社会信誉对国有企业来说,是比利润更重要的考核指标。而担负社会责任,首先就体现在保证供给上,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更不允许以假象混淆视听,从中渔利。
天然气企业保障供给的重要措施,一是管网的建设,二是进口天然气接收站的建设。偏偏垄断天然气企业在管网和接收站建设上,都不让人满意。试想,如果管网容量更大些,质量更好些,只要上游不拧紧阀门,下游供应怎会吃紧? 去年春节期间,南方铁路电网被冰雪完全破坏,电力机车无法开行,数十万旅客滞留广州。原来铁路电网按照三十年一遇的风雪设计,长期不改造,百年不遇的大雪一来,全线瘫痪。“气老大”和“铁老大”都一样,每年在获得大量利润的同时,却不拿点钱改造管网等基础设施,以应付“百年一遇”的特殊需要。再说进口接收站。现在,全国正在广东、福建、上海建设进口天然气接收站,目前尚在试运行中。这次因为气温突降而天然气供应吃紧,本来应是接收站一显身手之时,可是,试运行中的设施,却根本排不上用场。人们有理由问,早前都干什么去了?怎么连这点战略考虑都没有呢?
我们是相信国企有社会责任感,能保证供应,才忍受他们的高价格和较次服务水平的,如果付了很大代价,而没有换来垄断企业自觉履行其社会责任,社会应该反思的是:垄断国企其实并不那么可靠。那么,现在应该考虑的是,打破垄断,全民参与,以多元化和充分竞争,来应对天然气紧张的局面。至于垄断企业的涨价,且慢推行!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