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调查·市场
  • 10:调查·区域
  • 11:公司前沿
  • 12:信息披露
  • 13:专版
  • 14:专版
  • 16: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09 11 2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评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市场评弹
    紧缩政策预期左右未来走势
    呼唤公开市场工具创新
    ■大单追踪
    ■最新评级
    ■个股超市
    公告
    变盘危机在增加
    “诺亚方舟”
    为何中国制造?
    手机炒股还是要用大智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呼唤公开市场工具创新
    2009年11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大力 ○编辑 杨晓坤
      ■观察哨

      ⊙大力 ○编辑 杨晓坤

      

      自打2009年初宏观经济扩张政策全面铺开以来,货币供给量的同比数据就不断的创出历史新高。M2同比数据率先在1月份突破了管理层的目标值,达到了18.79%,到10月份已经创下29.42%的历史新高。而M1同比数据也从3月份开始发力上涨,10月竟然达到了32.03%的惊人高度。不可否认2008年奥运后的货币供给量基数相对较低,但是也处于合理水平。因此10月份货币供给量同比数据创下2002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无疑是具有深刻的统计意义的。

      M1的统计口径包括了基础货币和企业活期存款,M2是在M1的基础之上加上了居民的各项储蓄等。10月份的货币供给数据说明,目前企业和居民手里满把满把的都是钱。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不管怎么说,归根结底都是一个货币现象。那么这么多的货币在社会上流通,通货膨胀迟早是要到来的。或许有观点认为目前的首要任务还是刺激经济尽快复苏,而非防范通货膨胀风险。但问题是真的面临通货膨胀的时刻,那么多的货币我们靠什么收得回去?

      当下央行回收流动性的数量政策一共有四种,每周央票发行、正回购、发行定向央票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为了继续刺激经济复苏,稳定利率水平在当下是必要的条件。因此短期内我们相信很少能够见到2007年上半年每周数千亿央票发行的情形。正回购的回收期限太短,向来不是流动性回收的首选。而定向央票似乎都是为了惩罚新增贷款准备的。好像就剩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条道了。

      但是,在这个宏观经济复苏初春乍寒的时刻,经济前景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我们有胆量现在就开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了吗?况且当下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在一个相当高的位置,平均有14.5%的水平。继续往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还会在信心上打击其他金融市场的信心,因此更要谨慎从事。

      因此我们认为,当前非常需要一种新型的、可以大规模回收流动性的公开市场工具创新,同时尽可能地把货币乘数降下来,否则在历史纪录的货币供给量的推动下,我们迟早要遭遇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假设历史经验是可信赖的,那么少则半年,多则九个月,我们就差不多可以看到这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