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29日在出席一论坛期间表示,应该努力构建逆经济周期的银行监管机制,以缓解银行体系亲周期性的负面影响。
补充资本应优先考虑减少分红
“虽然资本动态监管会在经济上行时期增加银行的资本需求,但是事实上,与危机造成的损失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为此,蒋定之强调,应该鼓励商业银行在经济上行期,累计较多的资本,以应对经济下行时期吸收损失的需要,避免银行在经济上行期间的信贷过度增长,在经济下行期间信贷过度紧缩,最终平滑信贷供给的波动,促进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
他提出,商业银行在补充资本时,要优先考虑减少分红、股东增资和定向募集等方式来调节核心资本,改变股东高分红、多分红这样一种不恰当的做法。此外,要制定因行而异的资本监管制度,对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分别制定因行而异的资本监管方案。
要建立前瞻性的贷款拨备计提制度
蒋定之指出,要鼓励商业银行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多计提贷款损失拨备,以提高未来的风险的抵御能力。在经济衰退时期,少计提贷款损失拨备,使银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放贷,平滑经济周期对银行经营的冲击。他表示:“要在整个贷款周期以贷款违约率为基础进行损失的拨备,而不是单纯地以现阶段贷款违约率为基础的计提拨备,从而使商业银行在经济繁荣时刻,计提的超额拨备,可以弥补经济衰退时候可以预期的贷款损失。”
而这种监管机制的本质就是鼓励商业银行建立起一种前瞻性的贷款的拨备计提制度。
据透露,截至11月末,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已经达到了147.7%,今年年底将进一步提高至150%。
对不良贷款监管的容忍度要差异化
蒋定之认为,需要改变过去对不良贷款实行刚性监管约束的做法,而改为针对不同银行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实行差别化的不良贷款的监管容忍度,来引导商业银行控制信贷的扩张,控制信贷的规模,优化信贷的机构,缓解银行的亲周期性。
蒋定之表示,可以区别在经济繁荣与萧条时期,适当降低和提高对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调节银行信贷投放的积极性。此外,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如三农和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可以放宽到银行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以上,可以是1倍,或者更多;而对潜在的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则必须保持在平均不良水平以下。他认为,还要特别关注不良贷款迁徙的变化。
在薪酬体系中引入风险调整理念
由于现有激励机制下高管人员过度的恶性行为是助长投机盛行、资产泡沫、加快金融亲周期性的一个重要的诱因,因而,蒋定之称,必须加强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监管。
他提出,要在薪酬体系中引入风险调整的理念,通过延期支付和扣减制度,使薪酬制度不仅能够反映银行当前的具体的利润和风险,而且能够反映未来的可能的潜在的风险和损失,真正实现高管人员和重要岗位员工的薪酬安排与长期风险承担的一致性。
此外,他强调,要确保银行不为过分的风险行为提供激励。监管机构应该把薪酬体系纳入到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