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专版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股民学校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焦点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专访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11 3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财经新闻
    政策转向条件不成熟 明年月均货币供应量6000亿
    姚景源:
    农产品价格应该上涨 目前不存在通胀
    明年财政政策还应更积极 并应适度微调
    诚信专业 追求卓越 诚邀志士能人加盟
    商务部对欧韩美进口
    三氯甲烷反倾销期终复审
    WTO:今年反倾销案将达250起
    李扬:应为未来经济成长寻找科技基础
    吴晓求:迪拜事件蔓延度小 影响有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WTO:今年反倾销案将达250起
    2009年11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秦菲菲 胡薇 ○编辑 朱贤佳
      

      主要针对金属、化工、塑料行业

      ⊙记者 秦菲菲 胡薇 ○编辑 朱贤佳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28日在第三届中国产业安全论坛上称,据世贸组织(WTO)秘书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28日,WTO成员共发起171起反倾销调查,其中第三季度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以上。按照目前发展趋势,WTO预计今年全年反倾销调查数量将达230至250起,超出2008年全年的212起,主要针对金属制品、化工产品和塑料制品。

      杨益说,金融危机爆发后,一方面,各国内需疲软,国际市场萎缩,企业面临争夺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为扶持和保护国内产业,一些国家通过提高关税、增加非关税措施、频繁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等,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急剧升温。

      截至10月28日,WTO成员共启动26起保障措施调查,大大超出2008年全年11起的调查数量,主要针对化工产品,水泥、玻璃和陶瓷产品。此外,反补贴调查的数量同样显著增加。截至10月28日,WTO成员共发起了28项调查,其中第三季度发起的调查数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5%;今年全年反补贴调查数量将超过1999年的最高纪录41起;发起反补贴调查数量最多的成员为美国和欧盟,分别为15起和5起。

      “尽管各WTO成员近期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增多,但尚未出现广泛的贸易限制或贸易保护主义局面,也未出现严重的贸易报复现象。”杨益说,从去年10月至今年10月,新采取的贸易限制或救济措施最多只涉及世界货物贸易量的1%,受影响产品主要为农产品、钢铁产品、电子消费品、纺织品、服装和鞋等。

      截至目前,今年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102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有116.8亿美元;涉案金额1亿美元以上的贸易救济调查有17起。

      杨益介绍,钢铁、纺织和化工等成为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产品。2008年至2009年9月,在国外对华启动的137起反倾销调查中,涉及钢铁产品的案件数为24起,位居各行业之首;其次是纺织产品,为22起;位居第三位的是化工产品和机械产品,均为20起。在国外对华启动的20起反补贴调查中,涉及钢铁产品9起,位居首位。在33起保障措施调查中,涉及纺织和化工产品的案件数位居首位,均为6起。

      在全球贸易摩擦剧增的背景下,杨益说,我国应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应将现有救济手段和政策手段形成合力,从源头上减少贸易摩擦;形成产业政策、贸易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交政策以及法律手段的协调机制,以有效应对贸易摩擦。

      “加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产业安全的根本所在。”杨益说,我国应抓住世界产业大重组大洗牌的机遇,优化出口结构,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此外,杨益说,提高技术水平,加速调整产业结构也是关键。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加速调整经济结构带来了契机,将促使国内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优势核心竞争力,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由粗放型经济向节能、低碳和绿色环保方向调整,从技术上突破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