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专版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股民学校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焦点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专访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11 3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财经新闻
    政策转向条件不成熟 明年月均货币供应量6000亿
    姚景源:
    农产品价格应该上涨 目前不存在通胀
    明年财政政策还应更积极 并应适度微调
    诚信专业 追求卓越 诚邀志士能人加盟
    商务部对欧韩美进口
    三氯甲烷反倾销期终复审
    WTO:今年反倾销案将达250起
    李扬:应为未来经济成长寻找科技基础
    吴晓求:迪拜事件蔓延度小 影响有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明年财政政策还应更积极 并应适度微调
    2009年11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婷 张牡霞 秦菲菲 ○编辑 朱贤佳
      魏杰
      ⊙记者 吴婷 张牡霞 秦菲菲

      ○编辑 朱贤佳

      

      继上周五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强调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多位经济学家在周末发表对明年宏观政策的看法。他们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明年还应该更加积极,并应进行适度地微调。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杰在28日举行的“百年中国经济论坛——回顾与前瞻”论坛上表示,从国债占GDP的比重来看,我国今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到今年年底,中央政府的国债余额将达到6万亿元,这仅仅相当于我国GDP的20%,而按照欧盟的标准,一个国家的债务可以达到占本国GDP 60%的水平。”因此,魏杰建议,明年还可以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

      但在延续积极财政政策同时,专家们也建议,要对政策进行微调,以达到更好的调控效果。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28日举行的“第三届(2009)恩必特经济论坛”上指出,明年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大好时机,“应该通过经济手段把过剩产能、落后产能调减下去,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如采用调整资源税负,补贴节能减排技术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