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特别报道
  • 12:广告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2 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焦点
    迪拜风波为资产泡沫敲响警钟 下一个“地雷”在哪?
    警惕高档物业投资风险
    亚太股市大幅反弹 金融股表现强劲
    建行等多家上市公司称
    迪拜危机不会产生实质影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迪拜风波为资产泡沫敲响警钟 下一个“地雷”在哪?
    2009年12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11月30日,迪拜股市大幅下跌 本报传真图
      围绕迪拜债务危机的风波终于稍稍平息,国际金融市场又回到以前的“常规模式”:股市重现大涨,美元继续走低,油价再度企稳,国债收益率回升,高收益货币反弹……

      分析人士指出,迪拜违约风波本质上是这轮金融危机的延续,其源于迪拜前几年不切实际地大举借债发展房地产、旅游和金融业,最终在全球危机爆发后出现资金断裂。

      从绝对规模和潜在破坏力来说,迪拜世界倒债事件并不能与去年的雷曼兄弟同日而语,但这一个案也给让牛市繁荣蒙蔽了双眼的投资人和监管部门提了个醒:金融危机并没有完全结束,股市也不会只涨不跌。在迪拜事件之后,可能还会有更多类似个案值得关注,比如近期传出陷入财政麻烦的希腊。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衡道庆

      迪拜股市大幅下跌

      让一些人感到欣慰的是,在欧洲和亚洲股市全面暴跌的背景下,上周五的美股并没有那么“黑色”。最终,道指收盘跌1.5%,之前期指的跌幅一度超过4%。而上周四创七个月最大跌幅的欧洲股市在一天后就出现大涨,涨幅超过1%。

      对于许多担心股市将就此葬送好局的投资人来说,市场如此快企稳也让大家稍稍定了心。在周一的亚太市场,股市普遍出现报复性反弹,中国香港等股市涨幅超过3%。

      金融市场的其他领域也传来恢复的信号:在上周后两天连续反弹的美元,昨日重新回到下跌轨道;前两天大跌的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企稳。

      不过,一些在市场一线的专业人士提醒说,迪拜风波的影响还没有就此结束。这一点从昨日中东地区市场的暴跌也可见一斑。

      在结束四天假期后,迪拜等海湾市场周一恢复交易。最终,迪拜基准股市收盘重挫7.2%,为一年来最大跌幅;阿布扎比市场也受到牵连,股指暴跌8.2%,创3年半来最大单日跌幅。欧洲股市周一盘中也重回跌势,跌幅一度超过1%。

      华尔街知名基金经理、富兰克林邓普顿执行副总裁杨光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短期内,迪拜事件对市场肯定还会带来波动。“迪拜事件对投资人发出了一个风险信号,让大家明白,金融风暴并没有完全结束。”

      

      不会是“雷曼第二”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则认为,迪拜债务风波的严重性“不可小看”,值得继续观察。他指出,当前世界经济仍不稳定,尽管各国政府和央行大力施救,但全球的债务链条还很脆弱,任何一环出事,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在迪拜政府宣布迪拜世界590亿美元债务延迟偿付后的第四天,阿联酋央行终于送上了迟到了“救市”,宣布向当地和国际银行提供紧急流动性安排,利率高于三个月银行同业拆借利率50个基点。

      不过,一些人对此并不满意,因为央行并没有表露出愿意全力担保迪拜债务的意思。

      尽管如此,业界并不担心迪拜世界会成为“雷曼第二”。从牵涉的资金规模来看,本次事件似乎不足挂齿。迪拜世界的总外债为590亿美元左右,而迪拜酋长国所欠的外债总额则为800亿美元,与雷曼破产时所欠的高达6000亿美元的债务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杨光认为,迪拜世界事件不会带来系统性的重大冲击。毕竟,不管是从政府的政策应对,还是市场情绪来说,出现又一次崩盘式市场下跌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此次事件的影响更多还是限制在小的范围内,比如海湾地区。

      希腊或成下一个“地雷”

      业内人士认为,迪拜的问题不是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开始,而是全球资产泡沫破灭的“迟到后果”。伴随着这一泡沫破灭的,可能还有迪拜的“日不落”式激进发展模式。

      相比资源丰富的阿布扎比,同为阿联酋酋长国之一的迪拜走出了一条另类的发展道路。过去数年,迪拜凭借其地区金融中心的独特地位和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吸引力,大量引进国际资金,发展高端地产、旅游和金融业。世界最高摩天大楼“迪拜塔”和全球最大人工岛“棕榈岛”等宏大工程,让迪拜名噪一时。

      徐明棋认为,迪拜的问题在于,“政府基于当时国际环境所做的预期过于乐观,后来随着世界经济滑坡,迪拜的房子卖不动,资金回笼也就有了大问题。”于是便出现了无法按时偿债的困境。他进一步指出,迪拜陷入危机,缘于其在前几年的过快扩张和负债率过高。

      杨光则坦言,迪拜的泡沫早就已经“非常明显”,迟迟没有破灭倒是有些不正常。

      专家提醒说,即便迪拜在邻邦的帮助下挺过难关,投资人可能也会下意识地去寻找下一个可能出现类似风险的经济体,比如希腊。

      近期,希腊出现财政紧张状况,该国主权债务的信贷违约互换利率高达200基点,表明投资人担心该国出现违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