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调查·区域
  • 12:地产投资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路演回放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2 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市场新闻
    开户数激增 场外资金借道基金入市
    用策略击退投资中的“三怕”
    ■市场动态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度配股提示性公告
    周开户数逆势大增
    更正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凸显
    商业银行严控“政策性”贷款
    城投债信用风险:
    市场已经消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用策略击退投资中的“三怕”
    2009年12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国际金融理财师 李吉 ○编辑 张亦文
      ■名家大讨论:迎接主动投资时代——策略制胜

      ⊙国际金融理财师 李吉 ○编辑 张亦文

      

      个人投资者有“三怕”

      回顾近二十年证券市场的兴衰起伏,对于始终积极投身于其中的个人投资者,无论其经验多么丰富、教训多么惨痛,大多都难以摆脱“三怕”的阴影。所谓“三怕”,第一怕“套牢”。个人投资者的钱财都非 “身外之物”,所以亏本的买卖几乎人人都怕;第二怕“踏空”。自从“别人都赚自己不赚就算亏本”的念头深入人心开始,踏空大军中就凭空多了一批“不进则退”的拥护者;第三怕“跑不赢指数”。既没有亏本,也没有踏空的人看似不该有遗憾了,但却也难逃一怕,就是怕自己手头的股票、基金跑不赢指数。

      其实,市场走势无非三种:单边牛市、单边熊市、震荡向上(下)市。所谓的“三怕”就是投资者在面对这些个市场表现时体现出的不同心理状态,重则扰乱思路、低抛高吸;轻则影响绪、丢失心态。

      

      防“三怕”要讲策略

      要在投资过程中避免这“三怕”,就需要讲求一些投资策略。合适的投资策略虽不能让投资者百战不殆,但至少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制胜有方。

      在我看来,投资策略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一是“选市场”,也就是确定资产在不同市场中的配置比例;二是“选方法”,就是在单个市场选择投资方式,通常是在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之间进行选择;三是“选时机”,就是选择进场投资的时机,包括是分批还是一次性投资。

      纵观这三个角度,就国内证券市场而言,无疑“选对方法”最为关键。其一是因为作为证券市场支柱的国内实体经济仍然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这也造就了经济周期短、行业转型快的特点,就特别需要投资者经常调整投资方式、切换投资标的以顺应市场变化。其二是在国内证券市场中,无论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上市企业还是市场的参与者尚难以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提并论,客观上造成了市场短期热点切换快、长期投资效应弱的现状。这就需要投资者摒弃一些诸如“长期指数化投资”等在海外市场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来适应国内市场的“中国特色”。

      

      “主动投资”制胜

      那么面对处于不同周期的市场应该如何选择投资方式?经济复苏阶段应该采取何种投资策略?

      对投资者来说,投资方式主要分为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前者是投资者自己构建投资组合,通过选择股票组合来达到战胜指数的目的。这种投资策略在单边下跌的市场和震荡市场更为有效,在这样的市场中个股的相对收益空间大于指数。投资者往往能够通过正确的行业选择达到“抗跌”和“跑赢指数”的目的;而相反,被动投资是投资者通过购买指数化产品来达到跟踪指数,与大市同步的目的。这种投资策略往往用于在单边牛市中对抗“跑不赢指数”这一大敌,确保取得市场的平均收益。

      因此要确定未来经济复苏阶段中到底是主动制胜还是被动求稳,关键在于判断指数和优质的股票组合哪一个相对收益空间更大。

      首先,从实体经济角度来看,未来主动投资更易取胜。经济复苏阶段不同于经济繁荣,很难产生全行业发展的局面。由于流动性、政策导向、资源配置倾斜等因素的影响,各个行业存在复苏的先后。同时,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经济复苏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落后产业、产能过剩企业的投资价值将大大降低。因此,市场的收益将更多来自于主题行业和优质企业,市场整体往往呈现结构性的投资性机会,此时对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行业轮动策略的良好把握就成为投资制胜的关键。

      其次,从市场心态来讲,指数的收益空间相对在一定的范围内。从历史经验来看,市场参与者往往以指数和经济的历史对比来作为衡量投资价值的主要依据。比如,当沪综指达到四千点,如果届时企业盈利能力尚未达到2007年四千点时的水准,投资者就会认为此时市场被高估,流动性就会撤离。相反,如果指数随着经济复苏缓慢向上,个股随着主题投资而充分活跃,则既不失流动性,又符合市场投资意愿。因此,在当前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沪综指在经历了快速上涨后处于三千点的位置,无论从市场参与者的意愿,还是参与者的投资行为角度来讲,指数往往会呈现宽幅震荡的态势,而优秀的成长性良好的个股却仍存在上升的空间,那么精选个股的策略则会取得相对指数更好的回报。

      当然,即便主动投资时代的即将来临,也并非意味着人人都适合做主动投资。作为个人投资者,如果缺乏信心、时间和经验,那么选择长期被动的指数化投资在主动投资的时代仍然不失为一种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毕竟“与指数同步”或能造就超然的投资心态。

      如果选择主动投资,那么作为个人投资者,可以多关注政策和经济复苏带来的行业轮动机会,同时也可以借助基金、券商、信托等专业投资管理机构来构建主题投资的组合,获取相对于指数的超额收益。虽不一定百试百灵、化解“三怕”,但却有机会在市场中策略制胜,运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