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调查·区域
  • 12:地产投资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路演回放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2 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财经海外
    澳央行加息25个基点 印度央行年底加息几率大增
    迪拜世界启动重组 不良债务260亿美元
    朝鲜17年后重推新货币 兑换率为100比1
    蒙代尔:迪拜事件或冲击美国楼市
    美贸易代表:
    明年完成多哈谈判是可能的
    迪拜“神话”都会破
    何处才是避风港?
    ■数据速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迪拜“神话”都会破何处才是避风港?
    2009年12月0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郑晓舟 ○编辑 朱贤佳
      ■环球热评

      ⊙记者 郑晓舟 ○编辑 朱贤佳

      

      有一个关于富人的故事。富人说,如果你借给我10万元钱,我就用现在的房子做抵押再开一家买卖。过了一年,他还了债务的一半,说再借给我100万,我会在到国外开一家公司……

      如果富人和穷人同时向你借钱,通常你会借给谁?当然是富人,因为他底子厚,偿债能力自然强。

      但是迪拜事件,警醒了很多投资者:富人也要赖债。迪拜的兄弟阿布扎比的主权基金规模超过6000亿美元,但危机当前也袖手旁观。迪拜政府向投资者进一步提示说:投资有风险,风险要自担。

      既然借钱给中东大亨们也不牢靠,那么钱还能投到什么地方,这是全球投资者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资金会从新兴市场流回成熟市场么?从表现看,似乎存在这种可能。在迪拜事件之后,美元一度有所表现。因为部分投资者对银行在迪拜的风险敞口的担忧有所加剧,投资者纷纷涌入美元寻求避风港,导致美元出现反弹。美元资产是避风港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美元的反弹并没有改变其贬值的趋势。由于美国的经济复苏仍不稳固,加上一些美国银行有迪拜世界的风险敞口,这将进一步打击美国市场的信心,估计美国人还得继续过几年紧日子。此外,今年虽然美股涨得多,但作为一个外国投资者,如果在美国股市上没有超过30%的回报率,换回本币,还是亏损的。

      日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日元虽然相对美元创下14年高点,但是日本政府已经明确承认,经济又一次陷入紧缩状态,并将重启新一轮的刺激计划。欧元区的情况略好于日本,但是也没有太多令人振奋的消息。

      资金往哪里流,关键还是看哪里的经济更有发展前途。迪拜事件并不能导致投资者对新兴市场信心坍塌。事实上,迪拜的危机,并不同于美国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发生的时候,债务人根本没有能力偿还债务,银行被迫大规模计提。而迪拜世界的最近一些细节,却暴露出该主权基金并非到了毫无偿债能力的时候。

      近日,迪拜世界旗下的另一公司吉贝阿里自由贸易港区管理局如期还息1.25亿至1.35亿万迪拉姆,这似乎说明迪拜世界只是在选择性地“赖债”。正如该国财政部官员所暗示的,对投机性的项目会要求债权人分担责任,不会注资拯救,但对关乎国家经济基础的负债,则仍继续如期偿还。

      再回到富人的故事。当你借钱的时候,债务人的家底是一个考量因素,更重要的是看投资的项目和风险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