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能源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2009 12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2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2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高房价是消费需求最大障碍
    谨防房地产的负面影响持续蔓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谨防房地产的负面影响持续蔓延
    2009年12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亚夫

      

      近几个月来,中国各主要城市的房价再次上扬,又一次撩起了老百姓的焦虑情绪。对此,有分析人士称,现在的房地产业不仅绑架了老百姓、绑架了政府官员、绑架了金融机构,也绑架了中国经济、绑架了整个社会。此言既出,虽说有点麻辣,但基本上讲出了实情。不仅如此,如果再做进一步分析,恐怕问题还不止于此。

      因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房地产业一方面得之于天时,在总体上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野蛮生长,其负面影响也在蔓延,不仅扭曲了经济结构,成为经济社会的一大隐患,而且投鼠忌器成了结构调整的一大障碍。因此,对迅速蔓延的房地产负面影响,不能掉以轻心,要高度警惕,及早预警。

      其一,房地产投资占比过大,已经成为结构调整的一大困惑。据介绍,近年来,中国房地产投资约占整个GDP的6.6%,占全部投资的四分之一,相关上下游产业高达60多个。房地产表现如何,直接影响了GDP指标。不仅如此,由于房地产行业带动的大部分是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因此,在实施结构调整时,不能不有所顾忌。

      比如,今年前三季度,北京、上海等地房地产投资约占当地整个投资的三分之一,成了拉动当地GDP的重要拉手。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早已沾上“城市病”的特大型城市,不在内涵上做文章,还要靠钢筋、水泥来拉动经济增长,提升GDP数字,怎么还谈得上结构调整呢?

      其二,房地产业的无序发展,已经成为“高碳”经济的主要肇事者。一方面,一些房产商出于商业考虑,把投资集中在所谓一线城市,使这些城市的大气、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承载力急剧下降,“城市病”日益严重,人为加剧了环境问题。比如上海的人均水资源不到150立方米,北京只有3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1000立方米警戒水平。在这样的城市还要大肆扩张,真是匪夷所思。

      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企业主要是靠资源消耗、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占用来谋求增长的,因此,无论是在其上游还是下游,是在建设之中还是建设之后,都会造成大量的高碳排放。如果没有从自然与人文的角度进行可持续增长的经济评价与环境评价,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将很难避免高排放的社会责任问题。而这种野蛮增长与低碳经济的时代潮流正相背离。

      其三,房价的持续飙升,使房地产需求从消费需求演化为投资需求,进而蜕变成投机需求,使房地产的本性逐渐丧失。一套套商品房不再是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而异化成投机炒作的筹码,异化成社会财富的切割机,使社会财富向房产商及少数有钱人手里积聚。

      这种离奇的房地产价格走势与经济增长的自然曲线高度偏离,最终导致的结果,不只是房地产市场的高度泡沫化,以及整个市场从急剧膨胀到破裂以致长期萎靡而衰退,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更为严重的是将会遗留一系列与公平原则相背离的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比如,造成大量的房奴,大量的资产被房子固化的羸弱型消费者,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其四,房价的过快上涨,还会对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构成长期威胁,埋下恶性通胀的潜在祸根,并有可能成为人民币在未来某个时间大幅贬值的导火索。一方面,利用信贷工具购买房地产进行消费或投资甚至投机的人越来越多,不仅使房地产持有者的生活压力加大,生活质量大受影响,同样,其资产质量也会受各种因素的复杂影响。如果这个群体数量巨大,那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此外,从金融机构这个侧面来看,高比例地释放出大量房地产信贷,也会增加其经营的不确定性,对其经营安全构成威胁。而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房地产通常都是高杠杆操作,加上标的物的资金量巨大,因此房价的持续大幅上涨,实际意味着货币的持续贬值,等到达到某个临界点的时候,必然会诱发整个价格体系的大洗牌,而其可预见的结果,将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恶性通胀。这是很危险的结果。

      本来,从成熟市场的经验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价的上扬,基本上应该是一个与经济增长率大致同步的长期过程,房价的上升应该有个合理区间,偏离度不应太大。但现实情况是,房地产业有可能从拉动经济发展的正面力量,转化为扭曲经济结构、影响社会发展的异化因素。为此,尽早对其负面影响加以预警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