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11月份对于专业投资人而言似乎是一个比较好的时间去思考下一年的市场定位和策略,11月开始,券商的年度策略会也陆续拉开帷幕,纷纷对下一年行情走势及可能形成的热点做出判断。笔者自2005年重新回到投资岗位之后,每年都把四季度当做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窗口,在此期间形成对第二年宏观经济及市场走势的一个框架判断,然后未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然,市场变化无常,宏观及行业政策也不是投资者可以准确预测的,因此各大券商所作的策略预测和十大金股也越来越具有娱乐性。
全球经济自2008年步入调整以来,在各大经济体联手刺激经济的政策推动下,2009年已经稳定并呈现快速复苏的态势。但由于各国经济基本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经济体的复苏水平和复苏的可持续性也出现了很大的不同。
相对而言,发达经济体人口结构已趋于老龄化,花钱的速度远大于存钱的速度,因此整个经济体储蓄率低下,负债率相对较高,在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后,私人消费者财务杠杆的压力较大。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过去一年中通过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将部分私人债务负担转移到国家公共债务负担上,但也只是减轻了私人消费者的财务压力,在私人消费者财务杠杆水平没有得到有效下降之前,私人消费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私人消费占比高达60%以上,因此在消费者去杠杆的过程中,其经济增长速度难以恢复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在这个宏观大背景下,我们预计美国很难在较短时间内退出当前的刺激性经济政策,其利率水平将较长时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在财政状况许可的范围内,其财政刺激政策也可能尽量延长。
反观新兴市场经济体,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化,储蓄率水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因此在本轮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同时也因为这个原因,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其经济复苏的效果也较为明显,我们看到今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恢复,与新兴经济体联系相对较为紧密的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也成为受益者。
在这个大的宏观背景下,我们预计全球流动性将保持宽松,而美元似乎正成为新的Carry currency,投资者借入美元,转而投向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经济由于其高储蓄率、高外储水平、高增长、高投资回报率,正成为未来一个阶段全球投资者最关注的投资标的,而且从过去几十年发达经济体股市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股市的相对估值水平变化来看,钟摆正在继续向新兴市场股市摆去,新兴市场股市的相对估值水平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
如果全球投资者都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而新兴市场国家政府也肯定意识到这个问题了,那么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政策会不会是一个变数?或者说,像中国这样的经济体会不会提前收紧宏观政策,挤压泡沫呢?其实更加合适的问题不是问“会不会”,而是问“可能不可能”。我们推测中国经济存在走向过热的风险,同样这也会推动中国的资产价格产生新一轮的泡沫。
在经历了前期波动之后,我们一直在反思中国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中国A股市场波动如此之大,并不能全部用经济基本面和流动性来解释,很大程度上与参与市场投资的投资者结构有关。A股市场主要的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基金、保险、社保及企业年金以及其他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机构投资者。在这些投资者中,最大的部分,其大部分的平均投资期限可能都不会超过3个月。在这种投资结构下,市场中70%以上的资金都只关注未来3个月内的回报时,A股市场就成为一个短期缺乏效率的市场,而同时也给相对长期的投资者创造了极好的超额收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