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路演回放
  • 6:焦点
  • 7:观点·专栏
  • 8:市场
  • 9:公司
  • 10:市场趋势
  • 11:专版
  • 12:开市大吉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股民学校
  • 15:专版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特别报道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研究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专版
  •  
      2009 12 7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6版:基金·专版
    上一版  
    pdf
     
     
     
      | A16版:基金·专版
    流动性和基本面双轮驱动下的A股市场
    摸索更适合公募基金的操作方法
    明年政策大幅转向
    可能性不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流动性和基本面双轮驱动下的A股市场
    2009年12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整理 周宏)
      □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总监 项廷锋
      ■主题演讲

      编者按:由交银施罗德和上海证券报合办的财富万里行活动,上周同时走进北京、杭州、广州、深圳、上海、郑州等六大城市,交银的明星基金经理与投资者面对面交流,讲解市场现状及前景,并现场与投资者交流互动,气氛非常热烈,《基金周刊》再次辑录这次活动的精彩思想火花。

      我们认为,A股市场在未来半年将获得流动性和基本面的双重支持,未来行情总体是乐观的,有相当的空间。这是我们的判断。

      流动性这块,一直是市场担心的,我们认为,明年央行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转向中性的可能性不大,仍将维持适度宽松的局面,虽然可能和今年过度宽松的状态相比略紧,但总体上还是比较乐观。

      另外,人民币是盯住美元的,美元明年很可能延续目前的贬值趋势,这会给A股市场带来额外的流动性。因为,境外资本无论是预期人民币升值也好、还是看中中国相对较高储蓄利率、或者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信心,都会在明年持续流入中国。

      当这部分外汇进入中国后,最终会通过层层渠道换成人民币,构成央行被动的流动性投放。当然,央行可以采取措施对冲,但这种对冲行动是有时滞的,同时也不可能做到足额对冲,不可避免会对流动性产生正面影响。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判断是,明年经济和上市公司的业绩一定能往上走。尤其是今年4季度和明年1季度,上市公司的业绩改善特别明显。这一定程度上和去年4季度及今年1季度的基数较低有关。去年四季度,经济危机气氛很浓,上市公司大量的坏账记提,导致业绩整体大幅下降,而今年1季度是实体经济增速的最低一季,与此相比,明年1季度将有非常好的数据出现。

      如果,算上银行放贷的季节性因素,明年1季度的流动性和基本面会释放出非常好的信号,这对投资操作是非常理想的环境。

      展望更长远的经济,我们认为,中国的消费启动将是主导未来较长时间的长期趋势。从经济上来说,过去依靠中国经济增长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比较明显,消费一直比较稳定,出口和投资以“跷跷板”的形式,轮流拉动经济增长的脚步。

      但这种模式显然无法继续,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现在正经历和以往完全相反的发展方向。美国经济需要增加外需,而中国则通过启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即中美两国均需要“再平衡”。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唯有靠内需来持续释放的动力才能有所真正达到长期增长经济的目的。我们认为,未来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还会不断推出。而且,中国的居民收入也进入了消费升级的时期,因此,以“消费升级和消费刺激”为方向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大局所在,也是整个市场里的一个大机会,大主题。

      我们认为,未来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速可能要往下走,比如上海、深圳这样地方的增速要达到中国平均水平以上会非常困难,这些地区的经济结构已经接近发达国家,不太可能持续维持高速成长。与之相反,中部区域和二线城市的经济增速则可能会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上下。而有些地区比如新疆、海南则可能会获得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因为,他们的起点比较低,发展空间较大,而且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市场经济规律也会引导资本和技术流向这些地区。这种区域间的不平衡,造成的投资机会是我们在关注的。

      此外,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构成比较大的投资机会。在目前的状况下,中国经济原来的应对出口的产业结构必须有所调整,向内需方向、节能减排方向调整,这其中政策会产生“有保有压”的区别对待,“保”的那些行业就会是大的机会。

      说得再远点,从长远看,人民币汇率是有一定上升空间的。全球的流动性会持续配置到新兴市场和中国来。我们股市长期来说是很有空间的,温和、持续的行情会成为主流。

      (整理 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