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路演回放
  • 6:焦点
  • 7:观点·专栏
  • 8:市场
  • 9:公司
  • 10:市场趋势
  • 11:专版
  • 12:开市大吉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股民学校
  • 15:专版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特别报道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研究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专版
  •  
      2009 12 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路演回放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路演回放
    中国重工董事长李长印先生致欢迎辞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章肖明先生致辞
    重工报国 创新超越
    中国重工董事、总经理孙波先生致答谢辞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重工报国 创新超越
    2009年12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照片左起依次为:吴忠、魏奇、郭同军、章肖明、李长印、孙波、华伟、丁敏、王晶、陈泉泉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网上推介会精采回放

        嘉宾介绍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长印 先生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孙 波 先生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郭同军 先生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华 伟 先生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吴 忠 先生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章肖明 先生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         魏 奇 先生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丁 敏 女士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高级经理             王 晶 先生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高级经理             陈泉泉 先生

      本次发行与募资

      问:如何申购你们公司的新股?

      答:参加本次中国重工股票网上发行的投资者须持有上交所的股票账户卡。尚未办理开户登记手续的投资者,必须在网上资金申购截止日2009年12月7日(T日)前办妥证券账户开户手续。

      参与本次中国重工股票网上发行的投资者,应在网上资金申购截止日2009年12月7日(T日)前在与上交所联网的证券交易网点开立资金账户,并根据自己的申购量存入足额的申购资金。

      申购手续与在二级市场买入上交所上市股票的方式相同,即:1、投资者当面委托时,填写好申购委托单的各项内容,持本人身份证、股票账户卡和资金账户卡(确认资金存款额必须大于或等于申购所需的款项)到申购者开户的与上交所联网的各证券交易网点办理委托手续。柜台经办人员查验投资者交付的各项证件,复核无误后即可接受委托。2、投资者通过电话委托或其他自动委托方式时,应按各证券交易网点要求办理委托手续。3、投资者的申购委托一经接受,不得撤单。

      问:请介绍一下公司本次募集资金的必要性。

      答:本次募集资金的背景是为了与我国船舶制造能力配套,发展壮大船舶装备的生产能力,提高我国船舶装备产品的装船率,满足国家规划要求。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紧紧围绕现有的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着重扩大主要船舶配套设备的生产能力,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影响力,为公司长期持续发展营造有利环境。在各项新建及改扩建项目实施完毕达产后,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市场份额以及运营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使我国不仅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而且成为世界真正的造船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问:公司如何看待募集资金投向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答:目前,中国重工的三大核心业务板块都面临产能严重不足的问题。首先,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紧紧围绕现有的三大核心业务板块,着重扩大主要船舶配套设备的生产能力,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将进一步提升中国重工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影响力,为中国重工长期持续发展营造有利环境;其次,在各项新建及改扩建项目实施完毕达产后,中国重工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市场份额以及运营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资金实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净资产和每股净资产将有一定幅度增长,资产负债率也将有所下降,更趋合理水平,偿债能力将有所增强。

      问:贵公司股票在回拨前受到机构投资者44.5倍的超额认购,在价格区间上限的融资额大大超过公司所要扩展生产能力所需的资金。公司对于这个融资额度是否满意?对超额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管理层有何考虑?

      答:在回拨前受到机构投资者44.5倍的超额认购,我们对目前的融资额度比较满意。本次募集资金主要是用于解决制约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船舶装备重大瓶颈问题,具体结合公司的业务发展目标,公司募投项目总投资额共112.6亿元,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将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按轻重缓急顺序用于船用动力及部件业务生产能力建设、船用辅机业务生产能力建设、运输设备及其他业务生产能力建设三方面。如果本次发行的实际募集资金数额(扣除发行费用后)超过拟投资项目的募集资金需求总额,则超过部分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问:您觉得本次发行定价合理吗?

      答:我们认为本次定价是比较合理的,充分反映了公司的行业地位、行业特性、成长性、业绩和抗风险能力等各类指标,又经过和机构投资者充分的沟通。同时,我们还希望留给二级市场一定的上升空间。

      经营管理

      问:近年来公司净利润情况如何?

      答:近三年及最近一期,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持续增长。2007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0,468.24万元,较2006年的45,665.93万元增长了76.21%;2008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2,092.27万元,较2007年的80,468.24万元增长了51.73%;2009年1-6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8,786.74万元,相当于2008年的56.34%。净利润的持续增长反映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增强。

      问:公司军工部分占总业绩多少比率?

      答:2006、2007、2008年和2009年1-6月,本公司军品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9%、9.0%、10.0%和10.6%。

      问:船用动力及部件业务的市场前景如何?

      答:在国家支持的产业政策背景下,在有利的市场环境和我国船舶配套设备装船率不断提高的共同推动下,国内柴油机和柴油机关键部件市场,以及大型螺旋桨等船用动力设备的市场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公司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领先的技术研发和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将确保未来公司在船用柴油机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的产能扩建,将为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的增长和其他业务板块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问:公司简称中国重工,具体有何含义?

      答:一、船舶装备本身就是重工装备业务。二、海军舰船装备也是重工装备业务,公司是海军装备的主要研制商、供应商。今年以来,四次亚丁湾护航的海军舰艇采用的柴油机动力、部件、武器发射装置、通讯导航设备等都是由本公司提供。三、连续三年高速增长的风电装备、核电装备和铁路运输装备也属于重工装备。四、符合国际通行惯例。韩国现代集团、日本三菱集团、日本川崎集团均简称为现代重工、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五、经上交所核准,公司股票简称为中国重工,也充分体现了中国重工在国内重工市场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

      问:在我国民用船舶装备领域,公司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我公司在船用低速柴油机、船用中速柴油机、大型螺旋桨、甲板机械和舱室机械等生产领域拥有领先的行业地位。2008年公司低速船用柴油机、大功率中速柴油机(4,000马力以上)分别占国产同类设备42.45%、50.70%的市场份额。另外,我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够生产船用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共轨单元、供油单元、低速柴油机功能部套等产品的生产商。我公司已囊括大连、武汉、重庆与宜昌、青岛海西湾、上海等五大国家级船舶装备生产基地。

      问:如何评价公司的资产质量?

      答:公司资产质量良好。首先是资产规模稳步扩大,其次是资产结构保持稳定,第三是不存在重大减值和形成不良资产的情形,并保持了较强的流动性。

      问:我国风力发电目前的发展态势如何?

      答:最近几年,随着风电技术的提高,国家政策的出台,我国风力发电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数据,我国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从2004年底的76万千瓦,增长至2008年底的1,221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约99.94%。目前,我国已跃升成为全球第四大风力发电市场,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问:公司获得过哪些技术方面的荣誉?

      答:公司旗下拥有两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两家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技术中心、一家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我国最大的硬齿面齿轮传动装置研制生产基地和七家省级技术中心,拥有188项专利技术,正在申请114项专利技术,代表着国内船舶装备技术领域的前沿实力。公司承担完成的“6RTA 68T-B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制造技术”、“RT-flex 58T-B智能型船用电控共轨低速柴油机”、“超大型集装箱船螺旋桨制造技术”等项目先后获得9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

      问:公司还有哪些正在研发的项目?

      答:公司正在研发超大功率低速柴油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中速柴油机、锚绞机、克令吊、舵机优化工艺、大型曲轴国产工艺研究、三兆瓦五兆瓦风电齿轮箱等一大批高技术产品。

      未来发展

      问:请董事长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战略。

      答:公司的发展战略是以军为本、军民融合、三足鼎立。1、做强做大舰船装备产业,巩固核心产品市场领先地位,实现进口替代,扩大市场份额;2、进一步巩固增强军工业务,充分利用军民产业结合的优势;3、拓展能源装备产业,优化公司业务结构,不断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问:公司本次发行募资完毕后,近期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答:随着国际船舶向大型化、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船舶装备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比如,船用柴油机的设计和制造正在朝着大功率、低油耗、无污染的方向发展,甲板机械正逐步转向电动-液压驱动式、封闭式、自动化、集成化、机电一体化。在船舶装备领域,致力于研发生产覆盖十万马力低速柴油机和六千到八千千瓦的中速柴油机,在能源装备领域,正在研发三兆瓦、五兆瓦风电齿轮箱和核电站常规岛装备研制,继续保持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问:公司将如何发挥军工优势?

      答: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军工优势,继续开拓军品市场,加强军品研发,按时高质完成军品任务;军民结合,以军品科研生产带动民船装备及相关产业发展,民船装备及相关产业促进军品科研生产,形成军民互动、互补、和谐发展的局面。

      问:主承销商如何看待中国重工的未来发展?

      答:中金公司对中国重工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重工是我国舰船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核心产品占据领先市场地位。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强大的研发能力和领先的技术水平、经验丰富的决策领导团队,为中国重工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问:今后公司的成长性在哪里?如何保持目前比较突出的行业地位?

      答:1、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庞大的市场需求;2、全球船舶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3、我国船舶装备国产化率的提高;4、公司军品、能源装备、交通运输等业务都将保持快速增长;5、公司自身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品牌优势等因素。上述因素综合带动作用将使公司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充分获益,必将保持公司的稳健成长。

      问:你们公司股票有中长期投资价值吗?值得我投资吗?

      答:有中长期投资价值,公司将长期受益于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民用船舶装备国产化率大幅提升、风电装备、核电装备和铁路运输装备长期的产业政策支持,加之公司长期稳健的经营,将会创造持续稳健增长的业绩,为公司股东创造良好的价值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