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回调之后,房地产市场又“生机”再现 。更为狂热的这一波态势,连一些房地产巨头都开始感到坐立不安。有房地产大佬最近就公开警告,危险正在迫近。
救市当然没有错。楼市一垮,经济不保。于是,信贷优惠、财政补助、税收减免,就短期而言,这是在救经济,但后遗症也很明显。要稳住楼市,就一定要借助炒资的力量、投机的力量,托住整个下滑趋势。但与此同时,整个经济体极易在泡沫中越陷越深。
这一次楼市的“复苏”,当然是在多种有形力量的扛抬之下实现的。在这些力量共同作用下,一部分普通消费者也抱着侥幸心态卷入其中。很多人为此叫好,认为我们的市场是抗震的。这其中有几种误人的看法起了作用。一种认为,只要官方拿出魄力斥巨资救市,市场一定就是不可破坏的;另一种认为,中国市场与美国不同,他们是因为证券化和在虚拟经济道路上走得太远了,导致次债危机。中国市场没有这些,所以是安全的。更有甚者以为,中国将出现不少超级都市,人口不断扩充,房价只会成倍上涨,卖到几十万一平米没有问题。
这些见识,一方面迅速催“肥”了市场,为各种势力借助救市时机泥沙俱下找到了合适的逻辑,同时也将整个经济推向更为不确定的境地。太过于相信有形之手的能量,总认为市场可以被玩弄于股掌,这是不敬畏市场规律的一种十分局限性的自我感觉。其实呢,眼下主导楼市的资金,来自官方的占主要份额,此外就是富人俱乐部和海外资本玩家的。这些资金,量多,势大,但表现在购买力上面,都不是有效的、真实的需求。
我们都知道,资本的运作,就是炒卖与套现,这种市场是极不稳定的。官方层面的资金供应再多,如果总是喂给这种形态的市场,就很难想象它的效率和公平性。维持这样一种没有任何根基的市场,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在供需关系、供给结构未得到根本性调整的时候,就算我们倾尽所有去救市,必有一天要“尘归尘、土归土”。此种危险性必须清楚。
至于说到次债危机只是美国的因与果,中国没有此类风险,这是对整个市场问题胎结的现实视而不见。中国的住房买卖,虽然远远没有步入证券化、债券化等虚拟交易的高发达阶段,但中国却面临一个不同于“美国式危机”、“日本式危机”的“中国式困境”。我们的银行,根本就无法从市场里脱身,这种局面大致从市场化那一天开始,持续了10年以上。相应的风险敞口具体是一个什么规模,谁也说不清楚。在此背景下,开发商、炒买者一旦破产,不是再多的国有银行都要跟着陷入债务危机的循环链条么?
有人还提出我们有“超级都市”这一法宝,理论误导是这样的:城市总人口的增加会带来大量需求,市场只会在购买者的追逐中向好。但这一论说忽略了一个现实问题——城市总人口是一种什么构成?收入水平是否会持续增长而不削减?就业是充分还是欠充分?如果届时城市总人口都是中产阶层,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就业和福利,那也许不会有问题。如果不都是这样,那就是个伪概念。社会的复杂性就在于,很多问题并不能一概而论,要条分缕析才行。可以预见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来到城市,也并非所有来到城市里的人都会买房,甚至摇身一变成为投资家,因为有太多的因素影响和作用于其中。
有鉴于上述分析,依靠房地产这架大吸盘来推动经济向好,到头来也许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失去的,也许是更多。这架大吸盘开动起来,就很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将吸尽一切社会积累,致使这些财富在类似赌场的一个市场内往复传递,尔后流入少数资本玩家的腰包。
如果我们维持的只是这样一个局面,那就看不出这种救市有什么意义可言。我们的巨额资金,最终不过是补贴给某些个人的“财富”。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们的一线城市早已陷入投机资本的繁荣景象中了,二三线城市本来可以在本轮危机中早早得到一次教训,但过快的救市行动不足以使教训实现,促使他们放弃房地产这一单一发展模式,改而向实业立市道路迈进。这些城市本来是一条腿蹚在楼市浊泥中,现在则是两腿全部跨入了。
但是又不能不承认,要改变这一切有多么艰难和费力。我们毕竟已经搭乘在房地产这班过山车上10多年了。我们差不多就快要成为这班过山车的一部分。改革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何况这种改革涉及的是根本性的产业转向和国民经济盛衰问题。房地产这艘还没有来得及搁浅修整的巨舰,在这汹涌澎湃的力量作用下,又重新被推向深不可测的风浪之中。我们不知道它的最终方向在哪里。
(作者系房地产事务专栏作家,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