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但有为
市场关注的11月份敏感经济数据昨日悉数出齐。其中,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如期转正上涨0.6%,投资增速小幅放缓,新增贷款环比反弹略超预期。综合各项数据,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内央行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货币政策或继续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
根据央行数据,尽管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948亿元,信贷增速有所回落,但截至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9.46万亿元,同比增长29.74%,增幅比上月末高0.2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4.63%,增幅比上月末高2.60个百分点。M1和M2“剪刀差”继续扩大。
一般来说,货币是经济的一面镜子,M1和M2剪刀差的扩大,说明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经济景气回升趋势继续保持,经济从外力推动逐步转向内部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CPI同比上涨0.6%,虽然上涨幅度并不大,却是CPI在九连负之后首次转正。虽然当前并没有出现通胀,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未来CPI的涨幅继续扩大的可能性很大。
交行研究中心昨日发表评论认为,M1增长过快对资产价格和物价水平形成上涨压力应引起足够前瞻性的重视。
货币政策方面,由于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且目前数据都还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分析人士认为,对资本涌入的担忧很可能会限制中国利率上调的幅度。短期内央行加息或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并不大,公开市场操作仍将担当回收流动性的主力。
交行认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明年中期前后有小幅调高一次、50个基点的可能,存贷款基准利率在下半年有可能小幅调整一次、27个基点。预计明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也不排除小幅升值的可能。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明年的货币政策预计仍将以数量型工具为主,三季度可能首次加息,也可能全年完全不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