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股民学校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专版
  • 12:圆桌
  • 13:广告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特别报道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12 1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基金·特别报道
    揭开基金营销“画皮”:五句不能轻信的话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揭开基金营销“画皮”:五句不能轻信的话
    2009年12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伴随着近期华夏、易方达等大型基金的成功发行,今年基金募集总量直指4000亿大关。另外,2009年新基金发行的总数也将同时创下新高,可以想象,2009年已经成为基金销售活动最热闹、最频繁、力度最大、同时也是最鱼龙混杂的时候。

      买基金难免会被“忽悠”,怎样才能避免被少数基金的“不实之词”误导,本期基金周刊推出5句基金营销中,最容易暗藏玄机,“忽悠”到投资者的话,推荐给读者予以警惕。当然,应该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具备下述特征的基金言论都是“忽悠之词”,只不过,下列话语通常“水分比例”比较高而已。⊙本报记者 周宏

      水话一 “基金经理历史业绩优异”

      翻开一个基金发行的消息,通常最吸引投资者的就是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业绩,而我们也往往不会失望,在大多数基金发行的消息中,基金经理的业绩都是很辉煌的,不仅是名校毕业、名机构从业过,而且多数还在历史上获得过五星基金经理、X牛奖等一系列奖项,及获得过业绩排名前几名等等。

      可是,您是否知道,就这句“基金经理历史业绩优异”几乎每个单词,都能加入水分。待我们一一叙述过来。

      首先,通常关于基金经理业绩的最大的水分点并不在业绩上,而在基金经理的抬头(title)上,这恐怕是很多投资者想不到的,可是事实上就是这样。现在很多基金的外宣文案会有内部稽核和监管部门把关,关于业绩排名的水分轻易不敢加,可是,在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历史这个点上,却是各家公司发挥“中国文字”妙用的所在。

      比如,2009年发行的某基金,其借以宣传的既往业绩确实优异,无论是1年期、3年期、5年期来说,都无可挑剔。可是偏偏这个基金并不是宣传稿中即将上岗那位新基金经理创下的。该基金经理仅仅是在发行前几个月接手而已,但在宣传文案中,这个情况会被巧妙地掩饰掉了。

      类似,某某担任基金经理的基金A业绩优异,曾获得XX机构五星级评级等等的叙述,如果投资者真能听出,其实真正的意思是:某某现在管理的基金(过去在其他人管理之下)创造的历史业绩获得过XX五星级评级。

      类似的情况还可衍生为,某基金是在一个基金经理组管理的,而该基金的业绩最后被归到了某个基金经理身上,或是,某个基金历史上为某只个股的贡献较大,而该基金经理是始作俑者等等,更加难以查证的“光荣历史”上。

      事实上,这种“张冠李戴”的情况,甚至在过去某些基金评奖上都出现过。如某位基金经理恰在年底前辞职,而其管理的基金今年业绩不错,那“乌龙事件”就要出现了。可以肯定,如果该基金要颁奖,这个基金经理肯定是拿不到了,而接受奖的则是另一个新基金经理,而这个受奖者(多半自己也不情愿),却必须在为公司拿回奖的同时,大谈获奖经验。这种有点荒诞的事情,基金历史上并非没有出现过。

      而当这些基金业绩成为某个新发基金的一个重点推介材料的时候,类似的水分就变成了一门糨糊一样的材料,只为糊弄投资者了。

      水话二 “基金在同类基金中业绩排名为XX名”

      关于基金业绩排名中存在误导,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而其厉害的程度已经到了监管层也坐不住的地步,以至于出现了《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这一专门指导中介机构如何“评价”基金业绩的规定。根据相关办法,制定了九大禁令:禁止对不同分类的基金进行评价;禁止对同一分类中样本个数不足十只的基金进行评级或单一指标排名;禁止对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进行评价;禁止对处于建仓期的基金进行评级等等条款赫然在列。

      每一个禁令,反过来都可以在市场中找到“活色生香”的典型。在建仓期间就对业绩做评价的(当然,是建仓动作完成的比较好的基金在作持续营销);对基金业绩超短期评价的,诸如最近1个月、最近3个月、或者最近7个月、13个月的业绩排名。为什么,选择期限那么古怪,很简单,在这个阶段里,某基金经理管理的某基金业绩特别出色。

      类似的历史选择,还包括可以任意选择基金的类别。印象中,2006年,曾经出现过。某家基金公司宣称,其旗下某基金位列全球基金业绩第一的说法(怪了,这个基金公司成立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宣称过他过去几年的历史业绩排名),后来才发现,原来2006年中国股市位列全球股市涨幅第一位,于是伴随着中国市场水涨而身价高的基金也出现了全球排名。

      当然,2008年中国股市跌幅位居世界股市前列的时候,好像没有基金宣称其跌幅的全球排名了。

      水话三 投资品种遭逢最佳投资机会

      几乎每家基金在发行时候,都要说一下其瞄准的投资市场未来有很大的机会。但是某些基金就走得远了:诸如,明年投资机会不可错过,或是,某某投资方法是分享明年股市收益的最佳方法,或是,某某类股票即将面临最佳的建仓时机之类的话。

      事实上,如果把今年以来发行的新股票基金经理对短期市场的评价串联起来的话,你或许可以发现,今年的每一个星期可能都是投资股市的最佳时机。但如果你把债券基金,或是个各个不同品种的基金放在一起阅读的话,你可能又会发现,每个星期适合的品种会大不相同。

      比如,对于今年4季度到明年1季度的行情,新基金的基金经理就有很大分歧,如果我们囊括起来的话,大致有三种观点,1、明年1季度是大盘蓝筹股表现比较好的时候;2、明年1季度是小盘股表现比较好的时候,3、明年1季度是指数基金表现比较好的时候,主动选择的基金比较难。

      尽管,我们不知道哪个说法是对的,但是可以肯定,这三种观点至多只有1种会正确。而其余的,可能只能是供人一看而过的。

      水话四 基金规模对基金业绩不构成影响

      相信,有两年以上“基龄”的投资人对这句口号是不会陌生的。

      说基金规模对基金业绩没有影响,就好比说,粮价上涨不算通胀一样。可是,事实上很遗憾的是,在目前的行业内,还是有大量的大型基金的管理人对外宣布这个论调。

      或许,历史上,很多人可以举出反证,某个基金的历史运作业绩并不差,但历史结果告诉我们,这在大概率上是站不住脚的。在2007年,无数的基金公司发行了上百亿的基金,甚至数百亿的基金,当时,几乎大量的投研团队出来表态称,大规模基金的管理难关已经克服,市场的有效容量在增大。但在2008年,上百亿的基金的平均业绩确实相对差很多,而很多公司确实在反思基金的管理效率。

      其实,在目前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生态中,大型基金在运作上吃点亏是明白的事情。以现在行业内平均6~10倍的换手率看,大型基金大量交易造成的冲击成本就是很惊人的。而在波动较为频繁的市场中,大型基金的决策压力客观上也是很明显的。

      当然,必须澄清的是,指数基金的规模确实对指数基金的绩效影响不大,而前提是,该只指数基金已经完成了建仓。

      水话五 基金经理人事变动不会对基金业绩产生影响

      和第四句一样,关于基金经理的人事变动是否会对基金业绩产生影响,同样,可以作为一个基金团队是否具备基本的诚信度的指标。

      基金的投资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事业,如果说,基金经理的变更不会对基金产生影响的话,那很难想像还有什么能够对基金的业绩产生影响?当然影响不一定是坏的影响,但否认有影响,这个措辞就很让人不明白了。

      事实上,我们经过观察可以发现,一个基金经理的变动、一个投资总监的变动,甚至在某些公司团队中一个研究总监的变动,都会对这个公司、这个基金的投资和业绩产生影响。我们有太多的例子可以发现,这个中间存在着强大的关联效应。

      因此,争夺投研人才、对公司环境和待遇进行改造,以吸引和挽留更多人才,才会成为很多公司老总的心头大事。否认基金经理或老总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就仿佛否认贺岁片中,冯小刚的影响一样。

      或许,某些公司不愿意承认这个影响,是不愿意面对投资者可能的怀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