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一周策略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2009 12 1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4版:特别报道
    中国宏观经济6问
    五问 信贷增长会否引发通胀
    一问 4万亿投资会否助长产能过剩
    三问 保增长与调结构能否协调
    二问 “保八”能否兼顾可持续发展
    四问 投资还有多大潜力
    六问 是否存在“国进民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六问 是否存在“国进民退”
    2009年12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于祥明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于祥明 ○编辑 衡道庆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国进民退”问题的争论相当热烈。有关专家指出,从实际情况来看,停留在这一话题上都没多大实质性意义,因为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在不同领域中都正上演着“有进有退”的好戏。

      记者注意到,“国进民退”的问题之所以引发争论,主要起因于房地产、煤炭以及钢铁等产业现实生活国企的强势投资整合。

      以房地产为例,今年6月末,北京在三天里接连拍出三块地王,除去上市公司富力地产外,其他两块分别被中国电子产业开发公司(CEC)下属的成都中泽置业以19.6亿元、中化方兴地产以40.6亿元拍下。而就在不久前,北京国企大龙地产又以50.5亿元拍下北京新地王。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正是国企房产公司一系列的强势出击,使民企房地产巨头们频频咋舌侧目,“国进民退”的抱怨和争论随之而起。

      紧随其后,山东钢铁对民营日照钢铁的整合,特别是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对民营小煤矿的整合,更是将“国进民退”的话题推向高潮。

      然而,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虽然对“国进民退”的争论和抱怨很多,市场却忽略了很多问题。

      首先,中央政府从来没有所谓“国进民退”的政策;其次,中央政府在不断鼓励民间投资,出台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并引导民间资本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再者,在现实中,一些民营企业巨头(如房地产业)也在上演着“大民进小民退”,甚至“大民进国企退”的大戏;最后,在股份制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国与民”的界线越来越模糊。

      事实上,仍以房地产为例,记者注意到,在市场转暖后,万科等大型民营房企也是斥巨资在各个城市拿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市场规律,大型企业实力雄厚便更具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亦是如此。今年中航工业、山东兖矿分别在欧洲、澳大利亚的公司收购便是佐证。”国家行政学院一位专家说。

      有分析人士指出,国企由于“特殊身份”,更易获得金融机构融资,从而对原本资金紧张的民企形成挤压。但是,明眼人应该注意到,“风险与收益”是平等的,在市场化背景下,国企“地王”们同时面对的“风险”也大于民企。

      “所以说,在有些人抱怨国企风光无限时,不要忘了国企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上述专家提醒道。

      他表示,市场是无情的,也是公平的,抱着一颗市场化的心,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可以预期,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面对的共同问题是,如何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再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