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专版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F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公司巡礼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数据说话
  • A7:市场评弹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2009 12 1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9版:F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9版:F公司纵深
    权证行权面临股价大考
    频发利好“托市”决战收官
    *ST九发陷入危局
    内幕交易隐现
    “四种人”成重点关注对象
    公司简讯
    鲁抗医药出让国药物流股权
    国药股份摘牌“集权”无悬念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内幕交易隐现“四种人”成重点关注对象
    2009年12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赵一蕙 ○编辑 李小兵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李小兵

      

      自某市经委主任牵涉到上市公司重组内幕交易案以来,内幕交易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仔细翻看各家公司近期披露的重组报告书,发现其实疑似内幕交易出现概率并不算低,而且牵涉方呈现多样化趋势:公司相关主管部门、交易中介方、上市公司及其重组方均有人员或亲属频频出现。

      昨日,又有3家公司集中发布了重组报告书。除其中一家未披露自查情况外,另两家均发现“疑似内幕”情况,所涉人员十分具有典型性。其中一家公司今年10月19日停牌筹划重组,11月17日发布重组预案并复牌,经自查公司和重组方均无高管人员及其直系亲属在相关期间买卖股票,但作为交易中介方之一的评估机构总裁之配偶却出现在“交易榜单”上:该人员在停牌前的10月15日买入公司3万股,经一波上涨,在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19日卖出。由于重组并未获得大股东核心资产,复牌后公司股价走势并不强势,当日上涨后至今一直回调,可见这位内幕人对买卖时机“把握”之精准。

      另一矿业公司牵涉到的内幕人则为重组方相关人员及其亲属。该公司5月19日起停牌筹划重组并于6月19日复牌,此后连续拉出8个涨停。资料显示,重组方董事及其配偶在今年3、4月间以6元多的价格分别买入上市公司64.8万股、34.5万股,除了10万股在4月份卖出后,其余股份均在复牌后的6月份卖出,当时卖出区间已经达到了11.13元至16.27元。同样,近日披露重组方案的某纺织类上市公司的重组方副总经理母亲在公司7月23日停牌筹划前两个交易日购入1.5万股,截至报告披露时依旧持有。

      而另一家开展规模浩大自查活动的上市公司自查结果则囊括了上述所有情况。该公司自查773人,其中37人均存在在相关期间内买卖上市公司股票行为,包括公司高管及其亲属、交易方管理公司的负责人等等,虽然公司表示不存在内幕交易,但仍然难以摆脱在敏感期间买卖公司股票的“嫌疑”。

      与上述较为明显的当事方相比,新近抬头的“公司主管部门”相关领导牵涉内幕交易的情形也成为监管部门监控的重点。如近期被频繁报道的某上市公司因其重组存在提前泄露而被证件会调查后发现,长期主管该公司重大事项的相关部门一把手及其妻子均涉嫌内幕交易,究其原因则是该领导因职务便利得悉重组进程从而提前布局,在关键时间点低买高卖股票,收益“颇丰”。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查报告中,通常相关方人员均表示买卖行为系自己判断,并不存在内幕交易的情况,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例行公事”。而法律对此的审查亦留有余地。例如一般表述为“如相关当事人声明确认的情况属实,则相关当事人买卖股票的行为不会对重大资产重组构成实质性障碍。”可见,法律意见并不对这一前提负责,只是假设当事方的表述为事实。

      目前,从频频披露的上市公司自查范围以及自查涉及的对象看,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高管、重组方、中介机构乃至对公司相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监控力度正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