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专版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F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公司巡礼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数据说话
  • A7:市场评弹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2009 12 1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2版:市场新闻
    监管层拟重拳规范 信贷类理财产品或将被叫停
    大小非11月减持量
    创历史新高
    海外股市震荡
    QDII基金或进入盘整期
    市场动态
    如何判断权证的行权价值?
    六成以上散户今年赚了
    出海不远航 QDII基金看好亚洲股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监管层拟重拳规范 信贷类理财产品或将被叫停
    2009年12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唐真龙 ○编辑 于勇
      徐汇 资料图
      监管层拟重拳规范

      信贷类理财产品或将被叫停

      ⊙记者 唐真龙 ○编辑 于勇

      

      银行通过和信托公司合作发行理财产品,然后将募集的理财资金用于购买(投资)自身的信贷资产,这一做法或将被叫停。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日前一份名为《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已下发到相关部门负责人手中征求意见,这份通知对信托公司开展银信合作业务等提出了具体限制和规定,“根据这份文件,目前银行借信托的平台发行理财产品,再用所募集的资金变相发放贷款方式将受到限制。”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

      信贷类理财产品的运作原理是银行将其信贷资产,通过信托公司转化为理财产品向客户发售。商业银行通过发行这样的产品,将募集到的资金通过信托的方式,专项用于替换商业银行的存量贷款或向企业新发放贷款,这一方式自2007年起开始盛行。“近几个月,我们上报了90多亿的银信理财产品计划。”上海某信托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据说这类产品年后要被叫停了,现在抓紧发。”

      上述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该《通知》征求意见稿中第八条相关条款规定,信托公司不得将银行理财对接的信托资金用于投资理财资金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目前这份文件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稿,可能还有改动的空间,如果按照目前的规定实施无疑将对信贷类理财产品造成严重打击。”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勇表示。

      今年以来,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之下,商业银行经过大肆放贷之后,不少银行资本充足率告急,在进入三季度之后,商业银行放贷速度明显放缓,根据央行最新披露的数据,11月新增贷款回落至2948亿元,实质性贷款增量创年内新低。不过记者发现,在实质性贷款趋缓的情况下,信贷类理财产品发行却异常火爆。

      根据本报记者对普益财富公布的数据进行粗略测算,今年前11个月,公开披露发行规模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7594亿元,尤其在进入三季度之后,在银行新增贷款逐月减少的情况下,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却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9月份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1525亿元,10月份受国庆长假因素影响有所回落为852.92亿元,而到了11月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600亿元。

      “不可否认,很多银行通过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方式来规避资本充足率下降对放贷能力的约束。”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监管层近期召集了部分信托公司负责人对该文件征求意见,除了明确表示信托公司不得将银行理财对接的信托资金用于投资理财资金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之外,还提出了其他方面的限制。“虽然只是征求意见,但根据会议上透露出来的信息,这一条肯定会实施。”这位人士表示。

      对于银信合作业务,监管层还拟提出另外几个方面的限制:首先,信托公司作为信托项目的资产管理机构,应亲自履行管理职责,禁止将资产管理职能转交给银行或第三方;如出现信托文件约定的特殊事项由需要将部分信托管理事务委托他人的,信托公司应当于签订相关委托协议前十个工作日向监管部门报告。

      此外,再次明确信贷资产转让业务中,信托公司应接收所有信贷资产相关档案资料,真实持有信贷资产。对于两个以上信托间发生交易的结构复杂的证券投资信托产品,信托公司应向监管部门事先报告;证券投资信托对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其理财产品单笔投资起点不应低于人民币100万元。并再次明确商业银行不得对信托项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和隐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