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专版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F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公司巡礼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数据说话
  • A7:市场评弹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2009 12 1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市 场
    紧还是松 机构猜想明年资金面
    洪峰已过 明年解禁大小非量缩四成三
    年尾行情凸显困惑 短期震荡有利后市
    cnstock
    每日关注
    股指将突破走高
    我们该如何应对气候变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我们该如何应对气候变暖
    2009年12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汤敏 ○主持 于勇
      汤 敏
      ⊙汤敏 ○主持 于勇

      

      正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争得不亦乐乎。对于我们很多的老百姓来说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气候变暖问题真的有这么严重吗?这会不会又是西方国家的忽悠?对我们中国来说,对企业来说,对我个人来说,防止气候变暖是“危”大还是“机”大?

      有人说,自古以来气候就一直是在变化中。事实上,人类的整个进化史就是气候变化史。气候变暖问题实属杞人忧天。是的,人类早就生活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中。但是那时候的气候变化是以百万年,至少是以千年为单位的变化过程的。人类可以慢慢地适应。而现在的全球变暖是以十年为单位。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气候就要变得难以忍受。人类能承担如此迅速的变化吗?

      况且,由于现代工商业,运输业的发展,我们已经变得格外的脆弱。去年的冰雪天气,不说是放在南宋,就是放在八十年前,无非也就是大家躲在家里少出来活动几天。而放在今天,一个小小的冰雪天气,就会造成十几个省经济运行几近瘫痪,上亿人有家不能回。

      换个角度看,如果现在的各国政府,各个企业,全体老百姓能通过一些努力,把经济结构、生活方式改变得更合理一些。这不但使我们的后代不用冒这么大的风险,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也会变得好一些,那又何乐不为呢?

      防止气候变暖当然要付出成本。我国是一个正在快速工业化国家,碳排放量正处于上升期。我国又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其碳排放又特别的大。因此,在中国崛起的这个节骨眼上,节能减排确实对我们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哥本哈根以及其他一切的减排分配场合中据理力争,尽可能地给自己留下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具有大国的气度与负起大国的责任,要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人类历史上从来还没有一个13亿人的大国经济快速起飞。加上印度等国就等于是同时有10个早期的美国同时在高速发展。这对资源、对能源的需求是史无前例的。没有新的能源出现,没有新的材料出现,这肯定会比气候变暖,更快、更强地制约着我们的发展。而因气候变暖问题的出现,全世界都在大量投资新能源的研发与推广,如此大量的投入,不管是太阳能,还是风能,潮汐能,电动汽车等等,很快就可能会有所突破。仅从这一条来看,防止气候变暖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来说都极其有利。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开始时,我们在闭关锁国,失去了机会。以电气化,铁路等为代表的近代工业发展,我们正在闹革命,也没顾及得上。近几十年的电子革命,我们算是在改革开放后赶上了一个尾巴。但总体上来说,还是跟在别人后面追。而对这个刚刚开始的低碳革命来说,我们却是羽翼已丰。不管是新能源,还是低碳技术,我们与别的国家都相去不远。更加上我们有大市场、大制造的优势,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动员能力。在这个充满了机会的新领域里,我们能与先进国家站在同一条,至少是近乎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里面的新技术、新市场、新机遇应该都少不了中国企业。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防止气候变暖、低碳革命是天赐中华民族崛起的良机。

      因此,对防止气候变暖,对低碳革命,我们的政府,企业家以及国民要有敏感度,要持有积极的态度,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关键的时候,彷徨、怀疑、抱怨、愤懑、不作为都是没有用的。套用当前时髦的一句话要“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这才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一个充满着自信的民族面对气候变化时应有的态度。

      (作者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