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报道·海外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开市大吉
  • 9:市场趋势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圆桌
  • 12:信息披露
  • 13:专版
  • 14:股民学校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广告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研究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12 2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疯狂的味精
    我有自己的抵抗力
    骄兵必败
    与基金投资
    基金定投也需择时
    年末基金发行潮 要不要凑热闹?
    从穷爸爸到富爸爸:
    摆脱平庸路径图
    富国天瑞:做长期的乐观主义者
    国投瑞银:
    把握业绩驱动下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投资指数基金全球大趋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年末基金发行潮 要不要凑热闹?
    2009年12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兴业全球基金 钟宁瑶
      ⊙兴业全球基金 钟宁瑶

      

      今年可谓是基金发行大年,超过100只的发行数量,和超过3500亿的募集规模都刷新了历史纪录。尤其到了年底,配合着正在上演的规模大战,相差无几的几家大基金公司为了12月31日那天定格的座次排名,展开了新基金发行的总攻。本月有15只新基金在销售,其中的14只要赶在年关前提前结束募集。这些努力也得到了投资者的热情回应,一日上百亿提前结束募集的盛况多次再现。

      但媒体整理的一些数据却不得不给“凑热闹”的投资者泼上了冷水。纵观全年,今年先后出现了两轮基金热销期,一轮是7月到8月初,彼时上证指数一路上扬,并创下07年下跌以来的反弹新高——3478点,期间诞生了3只百亿以上的大基金;另一轮发生在今年11月中旬到现在,新基金募集规模逐步放大。相反,在今年9月,受到股市调整的影响,基金销售一度遇冷,发行规模大的不过二三十亿,小的甚至只有几亿。

      尽管成立时间都不长,但仅仅看过去的三个月,在销售低迷期诞生的基金业绩已经明显跑赢热销期的大基金。截止到11月底的数据, 7月1日到11月30日上证综指涨幅为7.97%,低迷期成立的几只基金中,业绩最好的已经超过15%,大多在10%以上;而热销期成立的基金中,收益最高的仅为5.5%,最差的为-18%,均远远跑输大盘。仅仅几个月两个阵营之间最大的落差居然超过了30%。

      个中原因很好理解,尽管历经了一波大牛大熊,基金业多年来“好发难做”“难发好做”的局面丝毫没被打破。热销期往往处于大幅上涨期,赚钱效应引来投资者的蜂拥抢购,此时成立的基金难免高位建仓,一旦市场调整,难免高位套牢。据统计,三季度调整期间,新基金亏损惨重,尤其是6月下旬7月上旬成立的新基金,成了暴跌重灾区,个别基金的季度跌幅超过20%。而遇冷期往往是股市调整期,经过了急跌甚至大跌之后,大多投资者选择观望,却给了基金难得的抄底机会。

      许多投资者困惑于如何择时,似乎这是个难以决断的问题。但多年下来,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买涨不买跌的逻辑,其实给成熟的投资者制造了不少择时点。而如今同样处在市场火爆的阶段,是不是也要一起加入到部分基金公司的规模扩张热潮中?投资者应该谨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