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地产新政高调出台,IPO与新基金的集中发行令市场面临双向扩容压力,这是否是A股走势再度疲弱原因所在?
房地产业政策调控动真格
在诸多行业中,房地产业可谓地位突出,其对上下游其他行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今年以来房价过快上涨的问题突出,民生矛盾摆上台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政府果断出手调控,先有房地产营业税免征期由2年恢复至5年的政策,即二手房转让必须持有五年以上才可免征营业税,对投机性炒房无疑发出警示。而后国务院明确要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要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在大方向确定之后,具体后继调控的细节措施也接踵而至,拿地首付不低于50%的规定明确对开发商也动了真格。
如此高调的房地产业调控政策面前,资本市场不可能无动于衷,房地产股陷入滞涨就是这种预期的反映。政策出台后,房地产板块走势泥沙俱下,其权重贡献一定程度也使整个股市走弱。对于投资来说,笔者要提示几点:一是政策变化造成预期改变,后继还会有更多地产调控举措,房地产板块将继续受到不利预期压制,而且会进一步波及投资者对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相关行业公司的估值判断,所以房地产股包括整个A股市场,短期内应注意回避不确定性风险;二是单就房地产板块来说,这次调整可谓系统性的,但要注意房地产公司业绩早由之前销售额决定,2009年业绩与此次政策关联度不大。而且政策会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解决住房难问题的导向在内,除了部分核心城市房地产存在过大泡沫外,部分二三线城市仍有实际的民间需求,这些相对理性的房地产市场在政策过后可能受益,适时调整业务区域结构的房企未来可能具有更好的竞争力。
双向扩容意在长远
年末新股扎堆发行,是当前二级市场走弱的另一主要原因。近期管理层明显提高了IPO的发行速率,仅在近两周的时间里,管理层就放行了19只新股。而在12月18日至12月29日期间,A股将迎来12只新股发行、至少3只个股上市,以及11只现已发行有待上市的新股,合计26只个股。
如此快节奏高密度的新股发行,传递了管理层一种态度:近来几乎所有的研究机构,以经济基本面为依据,都对明年的行情持乐观态度,沪指看高4000点以上似成共识。既然投资大众都看好经济回暖趋势、看高股市上涨空间,那么不妨利用这个良好预期,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并且,扩容还是双向的,对应新股资金的分流,管理层也在开闸放水鼓励大量新基金发行,本月有近20只新基金扎堆成立,募资规模约达800亿元,创单月纪录的历史新高。目前基金品种也花样百出,除了传统瞄准蓝筹成长性投资的偏股基金,看大势而为的指数基金、杠杆型的创新基金也接连而至,一些有着良好群众基础的基金公司产品,出现了一天就募得百亿以上规模的盛况。
当然,IPO过快的后果必然要由短期行情的疲弱来“买单”。一是短线投资者的注意力、资金被转移,有了第一批创业板申购中签者暴赚的示范效应,当看到短期市场震荡调整,不少投资者也采取抛空股票去博彩新股的策略,反过来也影响了行情的走势。不过,对这种做法我们仍要持一份保留态度,因为中签率使然、又因为申购上限的制约,一旦二级市场调整结束升势再起,这么做很可能得不偿失。二是要把这个与新股破发结合起来理解,发行定价市场化,管理层的目标在于致力消除一、二级市场价差,让打新无风险资金感受二级市场风险,宁可发行价高,也要控制上市后二级市场炒作。由此,我们不妨辩证看待扩容,负面来看,扩容分流资金与注意力,短期行情走势向弱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正面来看,扩容意在长远,充分发挥股市融资功能,创业板规模提升也是多元化资本市场的必然结果,新的热点机遇、投资理念由此产生,同时高估值发行造成的比价效应,使将来主题品种活跃更有说服力。
短期顺势而为 长期提早布局
从经济回暖大趋势、企业业绩回升情况来看,2010年的A股市场理应看涨。但前途光明,道路曲折。除了扩容节奏的把握外,政策一直是股市进退的重要影响因素。近乎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已给对政策宽松判断过于乐观的投资者敲响了警钟,而后明年初信贷可能的过量,国际市场上如美联储会否加息引美元阶段性中级反弹,导致大宗商品市场转势等变数也要引起重视。投资者在短期操作上要学会休息、懂得顺势而为,既然新股发行是当前主流,适当转移部分资金参与打新也无妨。中长期而言,建议投资者要有提早布局的战略眼光。明年二季度以后,更多的正面因素会显现:出口复苏,年报季报业绩浪,世博、国资整合等主题将吸引眼球。建议投资者对于蓝筹和主题保持两手都要抓的态度。底仓可以配置一些业绩增长明确、估值较低的蓝筹,如银行、保险、医药以及钢铁石化等。而主题投资仍是草根投资的最爱,物联网、低碳经济、消费主题、出口复苏、区域振兴,包括受益世博和国资整合的沪本地股,都有很好的群众参与基础和良好的题材催化剂,适当潜伏于这些主题板块里,密切关注活跃资金的进退流向,2010年当可再获不错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