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了13天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终于在怅然声中结束了。如果依照某些媒体的说法,这是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那么,这次会议显然没有把握好拯救的契机。因为会议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没有法律约束力。文件虽然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原则,但没有约束力的文件,其意义又何在呢?
详细文本还没见到,还不好说。
但是看看这两周以来有关哥本哈根会议的报道,除了多种场合的争吵外,大部分读者恐怕还是云里雾里,看不出什么名堂来。而此前有一部美国灾难片《2012》的出炉,并抢在哥本哈根大会前重磅上映,却是营造了特殊的外围气氛,让有些媒体借着灾难片营造的情绪,对哥本哈根会议做了非常娱乐化的报道。甚至吆喝一些娱乐明星到丹麦去抢眼球,真是煞费苦心,不亦噱哉。
问题是,这气候变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有心人把相关报道汇总起来,或许可以看出三种类型:一种认为这是一个科学问题,一种认为这是个政治问题,还有一种认为这主要仍是一个经济问题。这三种看法有时相互支撑,有时各执一端,有时则互相诘讦。
比如,有科学家称,这次会议没有召开的必要,因为它解决不了问题。有人则表示,地球有暖化的时候,也有冷化的时候,有它自己的规律,并不是人们宣传的那个样子。当然,普遍的看法是,地球暖化确实对人类的生活构成了威胁。只是想想那些不一样的说法,好像也有道理。比如,在中国的《诗经》中就有中原地区种桑养蚕的记录。那是在战国以前,比现在暖和多了。
也就是说,在地球暖化问题上,科学家还有很多争议。但尽管科学家有争议,政治人物与社会学家却不愿放弃这个绝好话题。比如,有文章称,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在《气候变化的政治》一书中就表示,气候变化会对每个国家各个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每个国家,每个个人的利益都与气候密切相关,因此,每个国家都有责任和义务去遏制这种气候变化的趋势。
吉登斯认为,气候问题并不主要个人的问题,而是政府和政治家应该负起的责任。他还引用了目前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人类要把全球升温控制在2℃甚至更低,一旦超过2℃,全球变暖就会失控。为此,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必须在2015年前得到扭转。因为,从现在起留给人类的时间只有6年!否则的话,灾难就不远了。吉登斯要求政治人物站出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而这一次气候大会确实也来了好多首脑。但问题能解决吗?没有解决。
因为,至少到目前为止,气候问题可以说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个别媒体娱乐化一把,但是从本质上讲,目前大家所谈的气候问题主要还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与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甚至每个个人的利益直接相关的经济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只要从两方面来观察,就可以理解了。
其一,这次会议为什么吵得很凶,只要看看吵的内容是什么,就明白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每天吵的既不是温室气体对本国或本地区的危害,也不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更不是需要改变人类的生产与消费行为,而是减排资金、份额。从一开始到会议落幕,吵的都是经济问题。
其二,发达国家要的是什么,发展中国家要的又是什么,小岛屿和最贫穷国家又在呼吁什么。从与会人士的发言,特别是会议期间几度流传出来的文件草本看,发达国家要的是低碳经济的制高点,是想借由减排找到新的增长点;而发展中国家要的是发展权;小岛屿和最贫穷国家要的是生存权。这三者之间虽然诉求差异很大,但讲的也都是经济利益。
既然大家讲的都是经济利益问题,那么所谓气候变化也就只能是一个说事的由头了。而全球经济严重的结构失衡与发展权和生存权的巨大落差,又怎么能够在哥本哈根这样的气候会议上,用一个具有法律约束的文件,一次性地彻底解决呢?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把这次会议看作是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那真是太夸张、太有想像力了。只是,现在对中国来说,不管这次会议结果如何,走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之路,却是必须的、义无反顾的。因为,这样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当然,中国能做多少,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