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市还是单边市、窄幅震荡还是宽幅震荡,这两个维度组合在A股市场的现实中多以震荡平衡市、巨幅单边市来演绎,市场总体上往往表现为连续若干年的窄幅震荡、继而连续若干年的宽幅震荡。其背后除了有金融微观结构中收益率集聚性(ARCH效应)因素,更是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基本面特征。经济周期处于繁荣、过热至下滑衰退阶段时,对应的股市多呈现单边市、振幅较大特征;经济周期处于企稳渐好的复苏向上阶段时,对应的股市多呈现平衡市、振幅也较小态势。
经济基本面与股市振幅的上述互动特征在境内外市场均有体现。以A股市场为例,股市振幅表现出极强的集聚性,即连续若干年的大幅震荡(1991-1994年和2006-2009年)以及连续若干年的窄幅震荡(以2002-2005年特征最为明显)。观察这些年份,除了A股市场自身的制度性变革因素外,更多的解释体现在经济基本面的波动上:在经济过热而又突然紧缩年份,比如1991-1994年、2006-2009年,市场年振幅均在100%以上、2009年亦达90%,其时伴随着经济走势多呈现“V型”、“倒V型”特征。相应的,在2002-2005年,经济缓慢向好甚至包括1998-2001年经济缓慢探底回升阶段,A股走势多呈现平衡市特征,年平均振幅以及年度收益率相对较小。美国股市也是如此,1989年以来出连续若干年的大振幅,比如1989-1991、1995-1998、2001-2003、2008-2009;又有若干年连续的小振幅,比如1992-1994、2004-2007。可以发现,在美国经济平缓运行阶段股市表现为连续若干年的较小振幅,反之亦然。
由此可知,股市振幅的集聚性特征具有较强的普适性,表现为市场暴涨之后要么延续暴涨要么延续暴跌、即延续大振幅特征。但是这种趋势不会持续,随着年份增加、周期持续,对应着经济大幅波动期的结束,趋势将在均值回归作用下回复到另外一种市场运行模式,即转化为连续若干年的窄幅波动。这种转化的背后逻辑就是经济基本面的正常化、经济进入顺周期的复苏向上阶段。
宏观经济的复苏周期以及金融市场微观特征表明,2010年A股市场(振幅)正在面临着这种转化时机,也即振幅将收窄。(编辑 姚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