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前大肆买入公司股票,三普药业第二大股东创璟实业监事杨士英或难逃瓜田李下之嫌。日前,中国证监会查实,杨士英通过其控制的多个账户违法举牌三普药业,而且买入时间不早不晚,恰为三普药业2007年宣布筹划非公开发行事宜前夕。
证监会的调查结果显示,杨士英于2007年1月至5月,通过其控制的“杨士英”、“创璟实业”等股票账户交易三普药业股票。截至2007年2月26日,上述账户共持有股票762.9427万股,占三普药业已发行股份的6.36%,未履行举牌义务,构成了《证券法》第193条所述的违法行为。
尽管现在看来杨士英的违法已是“陈年旧事”,但事发的2007年时值三普药业“多事之秋”:因大股东隐瞒定向增发注资事实,公司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大股东被交易所公开谴责,而杨士英的持股峰值日期,恰临近这一系列事件的“导火索”——公司宣布定向增发。
2007年3月1日至5日,股价长期处于平台整理的三普药业突然连续三个交易日明显上涨,公司表示,经征询控股股东确认无影响公司股价波动事项。随后的3月7日至9日三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变本加厉”连续涨停,而直到这时,公司方才宣布有重大事项待公告,并于当月12日开始停牌。
3月27日,公司披露大股东远东控股拟以定向增发方式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此后公司股价连拉5个涨停。从2月28日正式启动算起,截至4月4日已连续拉出15根阳线,其中有9个涨停,4月4日22.79元的收盘价较启动前7.25元的股价飙升幅度达到214%,而即使终结了长时间的连续飙升之后,三普药业股价依旧“稳坐钓鱼台”,从4月5日截至5月底,公司股价最高攀至25.7元,区间均价依旧高达19.95元。
证监会的调查显示,杨士英买卖三普药业的高峰期正是在这段“敏感”时间,该区间正好包括了股价由平台整理至异动再到连续涨停,复牌后创出新高的所有阶段。
2006年底,杨士英就持有三普药业25.89万股,位列公司第二大无限售条件股股东。但2007年2月26日达到763万股,意味着其控制的账户在1月1日至2月26日,也就是公司宣布定向增发前,已增持了将近737万股,平均成本在6.71元。而2月26日,距离公司股价启动日的2月28日,仅仅两个交易日之差。身为公司二股东创璟实业监事,杨士英如此“精确”踩点,难撇内幕交易的嫌疑。根据当时2006年年报显示,第二大股东创璟实业21.74%的持股(均为限售条件股)与第一大股东远东控股仅差6.2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