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说,有人在博客上写道,现在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国家统计局应负有一定责任。因为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有误导决策之嫌,所以要承担相应责任。这位记者在为自己找了一套免责声明之后,又进一步问,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国家统计局能做些什么?
大概是为了吸引眼球吧,这位耍了点小手段的记者基本上达到了用别人的话来质疑统计局的目的。可惜的是他或许没有看过统计局的年鉴,没看过统计局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或者是另有考虑。但问出来的问题却是很外行的。因为,在统计局的统计中,不仅有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还有按地区、行业、企业性质列示出来的收入情况。
也就是说,统计局给出的只能是按照统计标准经过统计程序处理的格式化数据,它不可能针对千差万别的人群,进行各种各样的收入调查。因为,有些差异是没办法分类、没办法调查、没办法统计的,有些情况则根本就查不到。比如,居民收入来源情况就是这样。有的人只有一份工作、一份收入,有的人则有许多收入来源。这就牵涉到一个很值得探讨的“摇钱树”现象了。
所谓“摇钱树”现象指的是什么呢?它和贫富差距又有什么关系呢?“摇钱树”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是指居民的收入来源。比如,工资收入、财产收入,等等。一般来讲,每个人起码都有一棵摇钱树,也就是他的劳动收入。比如种田的有种田收入,做工的有做工收入,等等。但现实是,有的人有很多摇钱树,有的人则很少。有很多的,会从多棵树上采到果子(金钱);有很少的,则要花很多力气才有一点收获。
近30年来,我国居民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原因何在?原因非常复杂。除了因非均衡发展的政策因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外,还有许多其他原因。其中,“摇钱树”问题就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有的人除了有工资收入外,还有其他收入。如,房租收入、投资收入等。有的人甚至还有 “灰色”收入或“黑色”收入。这些日益突出的“摇钱树”问题,正在成为贫富差距的加速器。
那么,所谓的“摇钱树”又有哪些类型呢?如果按收入来源分,大致可分为,体力型、智力型、技术型、资本型、人脉型、权力型等形态。所谓体力型主要是依靠出卖体力来获得报酬,如大部分农民和农民工等;智力型主要是依靠脑力劳动来获得报酬,如大部分城市白领等;技术型则是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来获得报酬。当然,这些划分并不是绝对的,而体力、智力、技术型的“摇钱树”,基本上都属于实体经济范畴,都还是劳动利得。
而到了资本型、人脉型、权力型,情况就复杂了。所谓资本型,是指通过资本投入来获得报酬的一种利得方式。比如,通过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投资来获得收益。这种“摇钱树”大部分得到的是资本利得,基本上都还在合法的层面运作。而人脉型和权力型则有很大一部分是在钻法律的空子或以非法的形式获取收益。比如,有些人利用人脉关系或手中的权利,直接间接地牟取暴利,等等,这已经不是新闻。
如果再换一个角度,按照获利大小来划分,则可以发现,依靠劳力谋生的人,获利最小。依次往后,从智力、技术、到资本,越往后收入越高。比如,农民、农民工的收入就不能和那些拥有厂房、设备、技术的人相比。而那些拥有资金或其他资本的人,则有更多机会赚更多钱。至于那些不顾法纪,通过人脉或手中的权力来牟利的人,那就无法用常人的标准来衡量了。
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人群,拥有的“摇钱树”也不同。在对“摇钱树”的分享上,大部分劳动者都只能有一棵“摇钱树”,也就是只能靠劳动来获得报酬。而那些实力越强的人“摇钱树”越多,收入来源也越多。这就是更为严重的“摇钱树”分享失衡问题。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例子,都反映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比如,有许多亿万富豪,都是通过拥有股权的形式,占有了更多社会资源,获取更多的财富。这就是近30年中,最突出的现象。问题是,现在,通过资本市场等途径造富的“神话”还在不断上演。怎么来解释这种现象呢?又怎么来实现分享“摇钱树”的公平呢?恐怕要往制度改革的层面来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