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军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2009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将是最复杂的一年。现在,“最困难的一年”即将过去,“最复杂的一年”很快到来。那么,明年到底复杂在哪儿呢?
因素很多,比如全球金融危机仍未结束,全球经济到底是平稳复苏、恢复增长呢,还是会出现二次探底抑或三次探底?现在仍莫衷一是。比如全球各国持续一年有余的刺激性经济政策是否或何时退出?这项政策的改变,无疑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一个最大变数。再比如各国经济复苏步伐并不平衡,中、印(度)等亚太新兴国家恢复明显,美国也显露苗头,而日、欧等多数发达国家却依然困难重重。迪拜、希腊等危机事件不时爆发,又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等等。在这些因素的交互影响下,各种预测机构对明年经济形势的观察和看法变得十分混乱。
一年来,我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偏于保守,但三季度之后情况逐步有所改善,尤其是11月统计数据报出之后,更鼓励和增强了我的乐观情绪。长远从历史视角来看,我认为2009年11月有可能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具有转折意义的一个月份。
在连续9个月负增长之后,11月中国CPI由负转正,首现上涨0.6%,进出口总额自2008年11月出现负增长之后,连续12个月深度下滑,今年1至10月累计减少近20%,而11月首现9.8%的增长,并且环比增长5.4%。以上两项指标具有标识性意义。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指标,也显“锦上添花”之妙。其中,11月工业增加值增长19.2%,比上月加快3.1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了今年以来的高速度,财政收入则猛增32.6%。从一些实物指标来看,也反映出经济增长正处于“高涨”之中,其中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7.6%(环比增长4.8%),而工业用电量更是增长31.9%(重、轻工业分别增长36.2%和13.7%)。以上统计数据的大幅好转,固然与2008年11月的剧烈下跌并致使基数较低有关,但也确有全球经济确实开始复苏、消费品市场正在企稳回升的原因。
11月美国的经济指标虽然没有中国“亮丽”,但却出乎意外,大喜过望(这点甚至超过中国)。重点是两项指标:商品销售额自金融危机以来首现1.3%上涨,巩固了自10月开始的企业提高库存趋势;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一路攀升的失业率首次出现下降,由10.2%降为10%。除以上两项重要的标识性指标之外,11月美国CPI同比上升1.8%,环比则上升0.4%,而新屋开工量也环比增长8.9%。
尽管有人如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对以上的好转数据并不以为然,认为未来五年美国每月需新增就业岗位30万个才能满足美国人口增长对就业岗位的不断需求,因此,不能把仅减少1.1万个非农就业岗位的坏消息当作好消息来听。但我却坚定地相信:环视全球经济,情况确实好转,尤其中国经济明年肯定会比今年好。首先,外需不足的“严冬”已过。“严冬”是个极端气候条件,并不会年年都有,2010年全球消费和贸易额应逐步回升。而中国又以生产劳动密集型的日用消费品为主,这些“低值易耗品”具有较高的需求刚性,因此预计2010年全球消费市场会显著恢复。其次,世界各国刺激性的经济政策并不会在短期内撤出,美联储超低利率预计至少将延续至明年下半年。这些全球联合一致的刺激性政策作用明显,其威力必将累加并日益显现。其三,中国“4+10”万亿即4万亿元财政投资和10万亿新增贷款具有持续的影响力,足以拉动2010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并促使经济加快增长。其四,更为重要的是:“4+10”万亿财政与信贷资金的巨额投入,将形成明显的流动性过剩局面,其对经济增长的扩张作用显著而巨大。事实上,目前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已悄然回到了金融危机前流动性过剩及经济增长过热等态势。对这一点,我们务必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否则就有可能犯方向性的错误。
全球流动性不足,中国却流动性过剩,笔者以为,这主要由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央行及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与今年3月之后美元重入贬值通道两大原因而来。我认为,只要美元持续疲软,只要人民币不放弃与美元挂钩,那么人民币升值预期便难以消失,各方国际热钱便会寻求各种途径涌入中国。而只要国际热钱倾向于兑换人民币并追逐投资价值最大化,相信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局面将难以抑制;而只要人民币存在流动性过剩现象,相信资产泡沫状况必然产生。
至此,我有一个最大胆的判断: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保)增长,而是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严重泡沫,以及与此相关的通货膨胀。因此,防止资产严重泡沫及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应是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及其调控的主要任务。与上述判断相联系,我们必须关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膨胀、信贷投放规模过大、经济增长过热等问题。
如果明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如上所料,那么相应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该有怎样的调整或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呢?笔者现仅提出几条建议:第一,适度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好控制在增长25%以下。尤其是严格限制新开工建设项目。今明两年原来计划4万亿元的财政投资也不一定必须在计划年度全部完成,可以考虑适当延长投资期限。第二,有效控制人民币流动性,除了增发央票等常规办法之外,也可考虑重启调高准备金率。全年货币供应量最好控制在20%以下。第三,严控信贷规模膨胀。新的控制目标一定要充分考虑到2009年新增10万亿元贷款这个基础因素。第四,择机提高利率。第五,不改变积极财政政策的总基调,但内容却可有适当、有效的调整。实行灵活应变、主动有效的积极防御性财政政策。
(作者系江苏银监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