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产经新闻
  • 4:焦点
  • 5:财经海外
  • 6:年终报道·市场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地产投资
  • 13:调查·产业
  • 14:专 版
  • 15:信息披露
  • 16: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09 12 3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专栏
    央企大步进入
    房地产市场弊大利寡
    中国成为下一个高通胀国家可能性很小
    别盲目挤进创业板庞大申请队伍
    为什么“只赚指数不赚钱”?
    房改要点在于“民生财政”
    看今年谁表现最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央企大步进入房地产市场弊大利寡
    2009年12月3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谭浩俊
      ⊙谭浩俊

      

      众所周知,在以往的房地产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并无明显的优势可言,甚至可以说处于劣势。万科、绿城、SOHO、华远等民营房产开发企业所以能够迅速壮大,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些民营开发企业更适合市场竞争的需要,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使房地产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更高。相反,国有企业由于自我的约束能力不强、成本控制水平不高,很难具有市场竞争力。

      然而,今年以来,国有企业却如突然焕发了青春一般,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成为今年房地产市场最耀眼的“明星”,频做“地王”,大量囤地。早些天,原中国联通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卫国脉将50.02%国有股份无偿划转给中国电信,并开始重组,而公司主营业务由电信运营向酒店管理和房地产开发转变。

      有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全国主要城市成交总价排行前10名的高价地块中,七成以上是有国资背景的企业所获得。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今年以来央企普遍“不差钱”,可以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地拿地。这种现象,不仅让民营开发企业深感不安,也让公众更加担忧。因为,不管是民营开发企业还是国有开发企业,高价拿地,都不可能低价售房。换句话说,国有企业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并非为了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是也想来获取超高盈利。

      笔者并不反对央企进入房地产行业,也不反对央企与其他房产开发企业竞争,不过前提是,竞争必须在公平、有序、合理的环境下进行,必须共同遵循市场规则。但是,从今年以来央企进军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市场竞争的无序和不公平。

      这是十分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对事关国计民生的电力、通信、石油、天然气等行业,由国企担当绝对主角,在资金、政策等各个方面予以特殊保护,限制其他类型的企业进入;另一方面,对完全放开的经营性行业,却又不限制这类国有企业的进入,让这些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的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展开不公平竞争。

      今年以来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的中央企业,除了几个开发企业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或者非主业。他们之所以进军房地产市场,与保住“央企”的头衔,与房地产能够让企业的资产迅速膨胀,不至于在央企重组中被兼并不无关系。以这样的思路进军房地产市场,着眼的是怎么做“大”做“强”,至于投资的成本如何,是否具备市场优势,似乎都不在考虑之列。

      国资委曾经反复要求,中央企业必须突出主业、发展主业、做强主业。但从央企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的情况来看,国资委的这一要求并没有得到落实。

      笔者以为,国资委既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就必须按照这样的目标去考核,对“不务正业”的央企,就应当按照规定去追究,特别是不计代价做“地王”的央企,如果出现同类地块利润没有民企多,甚至亏损的现象,就应视作投资失误,追究责任。同时,对这些“不务正业”的央企,既然如此“酷爱”市场,酷爱竞争,不妨迅速启动企业改制,让其彻底走入市场,与其他类型的企业一决高下。

      总体而言,还是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力度,对那些已具备放开条件的行业,理应降低行业门槛,就像不限制央企进入竞争性行业一样,也不限制其他类型的企业进军目前由央企把守的阵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