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年终报道·市场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能源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市场趋势
  • A5:市场评弹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数据说话
  • B1:披 露
  • B2:专 版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2009 12 3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年终报道·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年终报道·市场
    超预期2009 基金在错判中重生
    2009年偏股基金成最大赢家
    基金专户一年实现“大跃进”
    2009基金大扩容
    一年成立121只创历史纪录
    2009年基金十大新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超预期2009 基金在错判中重生
    2009年12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周宏 ○编辑 张亦文
      对于基金和绝大部分投资者而言,2009年的A股市场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意外”。 当然,考虑到整个A股市场在2009年的运行特征,这一点也不奇怪。

      ⊙记者 周宏 ○编辑 张亦文

      

      年初集体错判

      年初公布的2008年4季报很好的描述了当时的市场观点。几乎可以肯定,该季度的季报是整体行业多年来,用词最谨慎,前景最悲观的报告。而同期,基金持仓陷于低谷则成为最好的证据。

      根据本报对16家基金公司的年度策略报告的跟踪,2009年初并没有公司明确指出2009年的投资机会。

      从具体结果看, 2009年绝大多数基金公司团队对于该年市场的行情持悲观或中性态度的。16家基金公司中,只有3家公司在言语之际委婉地表达了对股市行情的希望,在同业中,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的了。

      相对乐观的基金团队是国投瑞银基金:“2009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宏观经济企稳,不确定因素减少,流动性再次充裕,估值将迎来修复性的回升”;汇丰晋信基金:“A股市场最严峻的时刻已经基本过去。2009年的A股市场将很可能在宏观基本面恶化之际震荡筑底,并且在经济减速趋缓之际开始反弹”;华商基金 :“2009年资本市场会维持一个基本的活跃程度”。

      另外,年初部分做对的基金公司,相当程度也只是以“阶段性行情”为目标。提前布局,并大举提升仓位的基金公司大多建筑在短期的基本面上,这和当时并不稳定的宏观经济预期是相关的。

      

      年中加仓分化

      但对于基金操作而言,预判行情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力量,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的能力对于基金业绩更为重要。根据其后的业绩反思看,1季度末期至2季度的操作相当程度决定了今年的行情。

      根据基金今年以来各个季度的季报显示,今年的股票基金加仓主要发生在两个季度,1季度和2季度。其中,1季度里,全部基金的仓位从66.78%上升到75.34%,净升8个百分点,而2季度末更是上升到83.46%。短短两个季度内,基金仓位上升16个百分点,是各年份仓位上升最快的时候。

      其中,2季度末,各家基金公司中(限于已公布数据者),股票仓位最高的前五家基金团队分别是:汇添富基金平均股票仓位93.53%,交银施罗德基金平均股票仓位92.50%,中邮创业基金平均股票仓位91.36%,建信基金平均股票仓位90.1%,易方达基金平均股票仓位89.78%。

      而仓位较低的基金公司分别是(剔除新基金影响),万家基金平均股票仓位68.93%,汇丰晋信基金平均股票仓位70.63%,嘉实基金平均股票仓位72.08%——上述统计未考虑各基金的旗下偏股基金的品种差异。

      把这个仓位和年末投资团队的排名对比,还是有相当高的重合程度。这似乎证明了今年,“仓位决定命运”的说法。

      这一点和行业中靠“结构”取胜的说法还是颇有差距的。

      

      年末占据市场高点

      不过,年中的状态和年末的市场结构又大不相同。

      事实上,观察基金在年中的定期报告和行业展望中,都对市场和未来经济表达了各种各样的信心,但对结构性的表现并未有太多有预见的判断。

      比如一些基金认为,展望2009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复苏明显,预计市场仍然保持强势,刺激市场上涨的三大因素——货币流动性、政策和复苏预期依然存在,但这些因素超预期的可能性在减弱,市场将在业绩和预期之间经受考验,“基于上述判断,基金在配置上仍然布局于金融、地产和资源类行业,而在个股选择上则考虑业绩变化趋势和资源属性,同时也关注可选消费品和中游一些行业的机会。”最后的结论显然失之毫厘。

      而对经济环境判断比较谨慎的基金则表示,目前看来,欧美发达经济体虽然出现复苏迹象,但未来前景并不乐观。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对我国出口恢复形成障碍。中国经济面临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增长型转变的巨大挑战。则似乎也过于悲观。总体看,在今年跌宕起伏的超预期行情里,基金要准确预判市场是困难的。

      那么明年呢,有行业观点认为,明年是基金大显身手的一年,而根据我们此前的统计,目前行业内已经形成了,公募高于QFII,QFII高于私募等行业的典型的机构集群特征。

      这个结果究竟谁胜谁负,很快可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