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年终报道·市场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能源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市场趋势
  • A5:市场评弹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数据说话
  • B1:披 露
  • B2:专 版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2009 12 31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11版:能源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1版:能源前沿
    能源局:光伏标杆上网电价近期难出
    赛维历险记
    2010年煤炭行业
    又将迎来丰收
    煤价猛涨再逼煤电联动
    明年电企盈利悬而未决
    光伏逆变器企业搭上复苏快车
    订单排到明年4月
    明年国际油价预测看高 国内定价机制或微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光伏逆变器企业搭上复苏快车订单排到明年4月
    2009年12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
      现场直击光伏产业复苏——

      光伏逆变器企业搭上复苏快车

      订单排到明年4月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

      

      “现在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4月份,而且还是在很多订单没有接的情况下。”中航工业上海航锐电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航锐”)总裁陈双平近日对本报记者说。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有能力实现小型光伏逆变器批量出口的企业,上海航锐成为本轮光伏产业全面复苏的又一例佐证。

      陈双平告诉本报记者,从今年8月份起,光伏市场复苏的迹象就已开始出现;10月份起,大量订单开始像雪片般飞来,公司也开始满负荷生产。

      本报记者在位于上海闵行区中春路的上海航锐厂房内看到,如同匣子般大小的逆变器已堆满了车间,都是在等候“烤机”后封箱外运的——所谓“烤机”就是压力测试,经过这道“关”后,逆变器的质量将得到根本保证。

      据陈双平介绍,此前在洛杉矶召开的一次国际光伏展会上,很多海外光伏系统集成商已纷纷发话:“只要能拿到认证,你生产多少我们就拿多少。”

      “当然,拿到认证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大批量生产和稳定的质量。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目前还没有其他企业能出口光伏逆变器的原因。”他说。

      蒋海江在采访中还向记者透露,上海航锐明年准备在国内建几个推广型的示范项目,以延伸产业链。

      “尽管目前光伏逆变器市场的利润率还算正常,但不排除未来随着竞争对手增加、利润率下降的可能。因此,我们要尽早研究逆变器之外的市场空间在哪儿。”蒋海江说。

      他认为,最希望看到的还是中国市场起来,“虽然中国的人均排放不算高,但以‘占全球6%的GDP与占全球21%的排放’这样的数字来看,在减排方面还是很有待提升的”。

      “这块市场今后肯定很大。”陈双平告诉记者,在中国西北有不少地方位置偏远,最适合光伏离网发电,而每个离网电站都需要用到逆变器。一旦国家在光伏并网方面有所突破,则逆变器的需求量还将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