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特别报道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新年特刊
  • 14:新年特刊
  • 15:新年特刊
  • 16:新年特刊
  • 18:新年特刊
  • 20:新年特刊
  • 22:专版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特别报道
  • A4:基金·特别报道
  • A5:基金·特别报道
  • A6:基金·基金投资
  • A7:基金·私募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1 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5版:新年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5版:新年特刊
    股指期货:渐行渐近 300成份股受益最大
    高速扩容:融资节奏提速势在必然
    人民币升值:汇率相对基本稳定 升值幅度难超1%
    房地产:政策调控将成为一种常态
    产能过剩:明年或将迎来拐点
    融资融券:推出的概率相当大
    宏观政策转向:宽货币紧信贷贯穿全年
    通胀预期:有望持续强化 下半年或更突出
    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短期影响力加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宏观政策转向:宽货币紧信贷贯穿全年
    2010年01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中原证券研究所 李俊
      宏观政策转向:

      宽货币紧信贷贯穿全年

      悬疑指数:30

      ■中原证券研究所 李俊

      我们认为2010年是政策调控年,宏观政策会逐步趋向正常化。从2010年政策调控的目标看,应会满足两个基本条件:首先,维持经济整体增速在一定的水平,并适当调整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其次,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防止通货膨胀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政策调控涉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宽货币。我们相信国内明年货币政策会是一个谨慎试错,相机抉择的过程。我们判断国内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首先是数量型而不是价格型,存款准备金率有望率先上调,国内加息的时间可能比预期滞后,在跟随策略下,加息最早的时间窗口可能在2010年第三季度才会出现。

      2、紧信贷。目前市场预期2010年全年新增贷款在7-8万亿元左右,对应贷款余额增速为17.5%-20%。由此推出2010年的新增贷款规模大幅度回落的概率不大。但是目前看,这种预测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一方面是管理层可能会开始采用一些市场化操作回收流动性,尽可能地减少实际的货币投放。另一方面央行将严格控制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产能过剩行业以及新开工项目的贷款。在管理层的调控下,实际的新增贷款规模可能将低于市场预期,与此同时,信贷投向也会出现较大幅度的结构性调整。

      3、调结构。预计2010年国内的产业政策主要侧重于“调结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传统行业,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必须加快整合与重组;而对于新兴战略性产业来说,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的力度将得到加强。

      4、保民生。预计2010 年国内的财政政策会将更多资源倾斜到扩大内需的投入,“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促进消费的政策将会延续。

      对于2010年的资本市场而言,宏观政策趋于正常化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政策对结构的调整、对民生的关注,给A股市场消费、新兴战略性产业以及并购重组等板块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在宽货币、紧信贷过程中,调控的矛头直指通胀预期、房地产市场,又将对众多行业,甚至整个A股市场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