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消息人士透露,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试点办法》,或将于今年一月撩开神秘面纱,险资投资不动产进入可操作层面。
险资投资地产范围扩大
在即将推出的《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试点办法》(以下简称试点办法)中,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范围较讨论草案将有所扩大。
专家预期,新的《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试点办法》中不动产将被明确划分为基础设施和非基础设施两大类。这意味着不动产的概念得到扩展,基础设施将被融入其中。住宅建设仍可能被禁止。而商业性地产、廉租房建设属于可投资范畴。
险资进入不动产的路径在试点办法中将更明朗、清晰。有关人士认为,新的《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试点办法》仍将规定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可以从事自用物业和以控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其中以控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企业应当限于下列企业:保险类企业;非保险金融类企业;与保险业相关的公司。
保险资金投资以物权、股权、债权方式投资不动产应当满足: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内控制度健全有效,最近两个年度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配备5名以上不动产投资经验的专业人员,连续两年保费增长且盈利,有稳定且期限较长的保险资金。这表明大型保险公司,如国寿、平安、人保、太保等皆有进入资格。
对于以下行为,保监会是禁止的:保险资金运用借贷、发债、回购、拆解、等负债性资金进行不动产投资;直接进入房地产开发建设;提供无抵押担保的债权融资。
防通胀不动产成为避风港
在政策没有出台前,险资其实早已进入不动产市场且花样繁多。
去年底,中国人寿花费58.19亿元港元,通过有条件认购,成为远洋地产第二大股东。在此之前,中国人寿持有9.16%的北京金隅集团股份,借道资本市场间接进入建材和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
去年,中国平安地通过旗下的平安信托,与金地、绿城及蓝光等分别签订信托投资协议,承诺对上述房企的体项目设计股权信托计划,共同投资优质住宅项目以及城市综合体项目。中国平安通过平安信托和物业公司,分别在四川、云南、北京、上海等地进入不动产领域。
而中国人保、泰康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人寿等更多的利用自有资金购置自用办公楼、与其他公司合办专业公司曲线进军不动产。中国太保也在去年以近2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位于北京金融街的丰盛大厦,以自用名义购入投资性物业,太保属于后来者。
“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金融机构和国字头央企的抢占不动产制高点,从未来发展看,主要是规避通胀预期风险,并获得较好的稳定收益”,一位保险专家告诉记者。
“从某种角度看,国家队进入房地产领域,有利于行业的相对稳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
11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达190203亿元,较上月末新增2543亿元,达年内次高水平,仅次于9月份的4068亿元。“热钱涌入”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经济学家樊纲指出,游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持续流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追求回报率比较高的投资项目;另外,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迟迟不加息,导致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套利交易的游资会在世界各国流动更长一段时间。
“此次热钱主要目标不是赌人民币升值,而是主要集中在资产升值。在经济向好的情况下,国内资产包括股市、楼市、大宗商品均具有升值趋势。”经济学家王小广认为。
有地产业的人士表示,我国国家队和大型金融机构介入房地产行业,在稳定自身收益,缓解通胀压力的同时,也间接成为稳定我国地产市场的主力军。所以,地王出现也许是一时的现象,从长期发展看,利于行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