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信息披露
  • 4:产经新闻
  • 5:焦点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价值
  • 11:调查·市场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资金
  • A4:信息披露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2010 1 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9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9版:公司纵深
    核查拉响“橙色警报”
    “冰冻”房企千亿融资冲动
    新年第一热
    LED到底有何“花头”
    原材料价格波动大
    上市公司追加套保资金忙
    ST合金大股东股权更迭
    浙系资本“暗渡陈仓”
    公司简讯
    海博股份联合开发上海青浦华新镇地块
    常年投身慈善事业
    回天胶业倡导感恩文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核查拉响“橙色警报”“冰冻”房企千亿融资冲动
    2010年01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郭成林 ○编辑 李小兵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李小兵

      

      “2010年房企欲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将变得较为困难。”这句自去年10月起便在地产圈内流传的预言,如今看来越来越接近现实。

      昨日,本报有关“国土部正配合证监会对部分申请IPO和再融资房企中涉及15个省市的25起涉嫌违规用地项目进行清查、并拟联合制订募资管理新政”的独家报道,再一次引发市场震动。

      事实上,自去年9月证监会将征求国土部意见列为审核房企融资的前置程序后,上市地产商各项再融资申请的审批节奏就已经明显放缓。

      据记者了解,国土部本次密集核查的25个地产项目来自于部分申请IPO和有再融资计划的地产企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提出过融资计划但尚待审批的房企约有60家,涉及金额超过千亿。其中,启动于港交所上市的内地房企即有超过20家,预计募资超过300亿。

      同时,目前两市提出过再融资计划但尚未通过审批的房企有41家,涉及金额达862亿。从融资方式看,有苏宁环球等33家上市房企拟增发融资687亿(已剔出以资产认购增发的情况),其中金额最高者为万科与招商地产——前者拟公开增发募资112亿、后者定向增发募资56亿。其次,建发股份、冠城大通与中粮地产拟配股融资81亿;而首开股份、渝开发、浦东金桥等4家拟发行公司债融资65亿。另有栖霞建设、嘉宝集团、福星股份等3家企业拟发行可转债融资30亿。

      因此,合并上述对IPO及再融资的统计,可知本次国土部核查的25个项目可能来自于近60家内地房企,辐射金额超过千亿。

      此外,从更宏观的视野上看,证监会通过联手国土部核查违规项目、甚至拟出台募资管理新规等政策,释放出严把房企融资大门的监管信号,这在未来几年内都将成为一种常态,或将深刻影响几年内的市场格局。

      一方面,对上市房企而言,于2009年二、三季度疯狂拿地的景象或将难以为继。以保利地产为例,2009年前11个月斥资近400亿元完成土地扩张超千万平米,在北京等多个城市屡创地王。同期,万科新增土地储备规模也高达716万平方米。三季报数据更显示,上市房企在“猛进”过后资金链出现紧绷迹象,其中有三成现金流净额已为负值——这主要以规模中小型、策略激进型的房企而主。

      另一方面,对于2009年借壳的一批地产公司,或将迎来最苦涩的时期。其中,无论是17家已完成借壳的、抑或34家尚在运作借壳的房企,都将面对几年内融资渠道收窄的窘境。而此前,他们大多已支付了大笔借壳费用,较已上市房企有更急迫的融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