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汽车业可谓“马达一响,黄金万两,车轮一滚,钞票一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成功淘金。2010年,尝到激进甜头的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们,加快了追赶合资品牌步伐,纷纷开始了大规模扩产运动,产能规划直逼合资品牌。
2012年:自主品牌产能将追上合资
在2009年小车惊现“疯狂”后,2010年自主品牌汽车按捺不住的热情再次显现。2010年至2012年,多家汽车企业开动了扩建新厂的马达,自主品牌热情最盛。据估计,2012年,自主品牌乘用车产能规划将和合资品牌相当,尽管其2009年累计销量仅约为合资品牌50%。
根据不完全统计,15家自主品牌乘用车产能至少将增长126%,从目前380万辆的规划产能增至2012年的860万辆。在自主品牌汽车阵营中,奇瑞汽车、吉利汽车计划年产能至100万辆,比亚迪更将目标瞄向了超过150万辆。 而2012年,合资车企包括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北京现代等拟将产能将扩张至100万辆及100万辆以上。
与上汽乘用车、东风乘用车3年后的规划产能40万辆相比,比亚迪扩张之急迫可见一斑。2010年,比亚迪有意将产能扩张一倍,至80万辆。为完成这一目标,比亚迪已在国内四处、忙着收购,如全面收购美的“三湘”客车厂,计划数年后建设长沙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对原有生产基地进行扩产,西安和深圳基地均按40万辆轿车产能规划扩产。
当产能追上合资品牌后,自主品牌面临产能变为销量的压力,这显然是一场加速跑。安信证券汽车分析师孙木子指出,“以2009年各大汽车企业现有产能和销量计算,前三大合资品牌2009年销量和2012年产能差距并不大,小步稳健增长即可。但自主品牌车企完全不同,如欲将2012年产能大部分变现为销量,不得不进入销量持续飙升期。”2009年上海大众、上海通用销量分别为72.82万辆、72.76万辆,产能为70万辆、76万辆。而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目前产能均为60万辆。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并不介意持续快跑,因为有着2009年超额完成预订目标的先例,也有着2009年供不应求、痛失市场的遗憾。2009年,部分企业年销量同比增长约50%,远远高于多数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吉利汽车称,2009年销售同比增长48%;长城汽车全年销量同比增长77%,其中国内销量同比增长达到155%;比亚迪汽车2009年销售较2008年翻了一倍。不少汽车企业高层有些遗憾地告诉记者,“如非产能吃紧,生产供应不上,2009年销量将更可观。”
政策点燃飙升导火索 企业更想跃龙门
是什么令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奇瑞汽车如此高举高打、扩大产能?业内人士纷纷认为,主管部门2010年的两大扶持政策是点燃其热情的导火索。
一是正在大幅修订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今年上半年或将正式推出。据悉,按照规划, “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将达到国内汽车市场50%的份额,其中自主品牌轿车约占国内汽车市场40%。”
这50%的自主品牌份额代表超过8000亿元的轿车销售收入。对此,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任勇解释,预计至2015年,中国汽车年销量将增长至2000万辆以上,依此计算,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自主品牌轿车将达800万辆。故按照每辆车10万元计算,800万辆自主品牌轿车等于超过8000亿元的销售收入。
第二大扶持源于政府采购。自2009年起,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如果以采购额的50%用于自主品牌汽车,那么自主品牌汽车将和合资品牌各得近500亿元政府采购的蛋糕。因为2008年中国政府采购汽车金额攀升至800亿元,约占总采购规模的14%;以采购额年均增长100亿元计算,自主品牌汽车将和合资品牌各得近500亿元政府采购的蛋糕。
尽管外界有些怀疑自主品牌是否与具备合资品牌分庭抗礼的实力,但各大自主品牌车企却信心十足。从质量上讲,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安全性正在不断提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指出,2009年评价的6款小型乘用车成绩突出,评价得分及星级均比往年有较大提高,特别是在小型车这个自主品牌主战场中,吉利熊猫,成为新车碰撞安全性能测试创立四年以来首次获得五星的自主品牌车型和A00级小车。从产品结构上讲,中国自主品牌正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延伸。在“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汽车厂商名单”中,上海汽车的荣威和名爵、一汽集团的奔腾均入围。作为自主品牌汽车的中高级产品,能从合资中高端车型中夺得政府采购订单,成为业内风向标。
自主品牌车企们的目标并止国内市场。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不仅要争夺国内市场,更要走向世界。为此,吉利汽车希望借收购沃尔沃汽车,提升轿车研发、生产技术,欲借此进军全球中高级车市场。先行一步的上汽集团已经明确表示,2010年自主品牌轿车MG6将走向海外市场。
尽管上至主管部门、下至车企,都在积极拓展自主品牌汽车的空间。但庞大的规划产能是否引起过剩阴云,仍有待国内市场承受力、海外市场接受力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