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日获悉,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摩擦研究报告》指出,截至目前,我国已经连续14年位居全球贸易调查的首位,石油和化工产品是全球贸易救济调查的重灾区。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说,我国石化产业集中度偏低等原因,易导致产业恶性竞争和产品价格战,并招致反倾销调查。
统计显示,自1979年到2009年11月,在国外对华累计发起的1025起反倾销调查中,涉及石化产品241起,位居各行业首位;37起反补贴调查中,涉及石化产品的6起,位居第二位;84起特保调查中,涉及石化产品5起,位居第二位;181起涉华保障措施中,涉及石化产品37起,位居第二位。
杨益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启动反倾销调查案件数迅速增长,WTO预计2009年全年反倾销调查数量将达230-250起,超过2008年全年的212起,石油和化工产品仍然是调查重点。
2009年继输美轮胎特保案之后,阿根廷、印度等国也先后对我轮胎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三氯异氰尿酸、钠和钾磷盐等产品也先后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反倾销调查。目前,我国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化肥、农药产量居全球首位,成品油、乙烯、合成树脂产量位居世界第二。
“产业和进出口规模扩张的同时,也遭遇了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杨益说,我国出口的石化产品以无机化工原料、染料、胶鞋以及橡胶制品等为主,尤其是资源性产品,例如尿素、纯碱、烧碱、磷肥、硫酸镁、碳酸钠等。目前,70%以上针对我国化工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是针对附加值较低的基础化工加工原料。
杨益认为,由于石化产业生产和石化产品属性等自身特点,以及发展中国家石化产业集中度偏低等因素,容易导致产业恶性竞争和产品价格战,并招致反倾销调查。
据介绍,1995-2008年,石化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排名前10位的国家(地区)中,有7个国家(地区)属亚洲地区。其中,涉及中国产品的位居首位,为188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