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专版
  • 12:圆桌
  • 13:股民学校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户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访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10 1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从市场起伏中得到的五点启示
    2010年,该选哪些指数型基金?
    赚企业的钱
    还是赚别人的钱
    2010年享受消费的快乐
    看09年最牛基金
    如何投资
    放松心态,放低姿态
    迎虎年 关键词 选牛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市场起伏中得到的五点启示
    2010年01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Morningstar晨星(中国)研究中心 陈仲
      当大洋彼岸的投资者正在为美国股市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而取得良好收益(标准普尔500上涨26.01%,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18.82%)欢呼雀跃的时候,中国股市出人意表地走出了一个更强的牛市。晨星中国市场指数2009年上涨103.24%,其中上证指数全年上涨79.98%,深成指则领先上扬超过117%。回首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的资本市场也经历了许多的起起伏伏,包括从2001年开始一连5年的大熊市,2007年整体回报超过160%的辉煌和紧接着在危机四伏的2008中的63%的暴跌。

      Morningstar晨星(中国)研究中心 陈仲

      当然,2009年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投资到资本市场的任何一种类别都会收到相同的收益。比如晨星中国股票型基金指数在去年涨幅达到70.72%,而晨星债券型基金指数收益却是4.99%。并且每一年的收益都参差不齐,很难锁定一个预期的数值。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某一个指数的编制并不可能包含所有上市的基金或者股票,另外个人投资组合当中往往很有可能还有其他的投资类别,比如货币市场基金,定期存款,或者大宗商品期货等等。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投资者也不应该单单凭借指数的表现来与个人投资的绩效相比较。

      市场的波动性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是非常难以预料的,特别是没有充足信息来判断的状况下更是有点懵着眼睛打靶的味道。投资者不妨参考以下投资经验,这些原则不论是在熊市还是牛市都有其操作价值。

      

      启示一:明确投资目标 选择投资期限

      很多人花太多时间考虑应该持有哪只基金或者怎样能够赚钱,却用极少的时间来考虑投资的其他方面,比如说投资目标和整体的资产配置。通常来讲投资目标会决定投资组合和时间范围。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达到的特有的财务指标,比如子女高等教育的费用,拥有自己的房子,或者提供退休养老的钱。如果你在两年或者更短时间内需要用钱,你可以考虑投入货币市场基金或者定期存款。如果你可以等两年至三年,你可以选择投资短债基金或者超短债基金。其他种类投资都会加大你的投资风险。从另一个角度,如果你是比较年轻的投资者而为了将来的退休做准备,你完全可以把所有的投资集中在股票上。但是如果你的投资目标是中短期的,投资股票的收益是否会好于投资债券就不是那么确定了。当然你也一定要正视,你的这些投资选择总是有可能表现落后于其他类别。个人投资者首要的一课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根据以上判断来选择投资的种类。

      

      启示二:“平均成本投资法”

      虽然基金有着长期投资特性,并且波动性不如股票来的剧烈,但是这并不是说一旦选好一只基金就可以一劳永逸了,且资本市场特有的波动性并不是靠选择单只基金或者股票就能够完全避免的,有种方法可能减轻波动带来的风险。比如,如果你通过雇主的企业年金计划进行养老金的投资,每当你拿到工资单的时候就可能已经被投到证券市场去了。用金融理财术语,这种定期投资的实践被称作“平均成本投资法”。这种做法可以让投资者在市场繁荣期间避免过量投资(因为基金或者股票价格上升,你每次投入的数额只能买少许份额),而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能够多投资(当基金或者股价下跌时,你每次的投入便能购入更多的份额)。

      

      启示三:要多存款(不仅仅是为了现在)

      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前的过程中,中国消费者的储蓄额,特别是年轻人的,逐步减少。中国日益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放贷借贷变得相对容易,由此产生了通过信用卡透支购买本身没有消费能力的生活方式,房贷超过个人收入承受力等等现象。 如果市场波动导致个人投资没有成长,那么唯一能够弥补生活上缺口的办法就是多多储蓄。这就令我们再次回到前边提到过的养老金账户。自从2004年企业年金政策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在华的外企,参与到了这种企业和员工双赢的投资模式。现行政策允许每个企业可以每年向你的养老金账户贡献你前一年收入的1/12,如果与你个人贡献的数额加起来可以最多投入前一年收入的1/6。打个比方,你的2009年收入是6万元,那么你的养老金账户一年就可以增加1万元。按照保守的假设,如果每年你的养老金账户回报只有4%,那么当30年之后你可以开始支取退休金的时候你的账户里应该至少有58万元了。一定要记住自己投入足够的多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优惠政策。

      

      启示四:把投资成本和赋税最小化

      在本世纪头5年间,很多投资人都没有太在意成本,政府也没有过多的利用税收干预市场的热情。因为当股票市场每年上涨超过20%的时候,5%的交易费就变得无关紧要。但是在回报率只有4%或更少的当今市场,如果你够幸运,即使1%的费用也会占去25%的回报。2010年3月即将实施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证监会明确了基金管理公司可以收取上至5%的认购费,另外为了鼓励和引导投资人利用基金作为长期投资的工具而设立了阶梯型的赎回费用标准(具体说,对于持有少于7天的投资人收取不少于1.5%赎回费;少于30天的收取不少于0.75%的费用;连续持有3年以上不收费)。这些费用前前后后加起来多则占资产总额的六七个百分点,少则也有1% - 2%。

      从税收的角度来考虑,我国对于个人投资基金有着很丰厚的优惠政策。比如,个人投资者买卖基金免征印花税,个人投资者投资基金份额的差价收入也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比较起来,银行利息必须缴纳利息税,股票和债券投资必须缴纳印花税和股息,利息所得税,在税收这个因素上都不如基金投资来的优惠。因此,应该灵活运用基金的税收优势,有效地达到资产增值保值的目的。

      

      启示五:过去并不总是未来的序言

      人们通常在连续经历过几年好的收成之后,就把这种丰厚的回报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利。然而中国市场在过去10年综合来看已经证明,大家不应该根据历史的表现来推断未来。正如大家错误的假想2007年的好时光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同样愚昧的是预期黯淡的股票市场会永远持续。事实上,股票市场经常在一段干涸期过后会有出人意表的收益。比如说,经历了2001-2002和2004-2005的熊市之后,市场在2006-2007出现了大幅反弹。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带动下应声下跌,然而在2009年却逆势而上,走出了全球最好的表现之一。总而言之,过往的经验不应该使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望而却步,而是说明谨慎和多样化的投资才能在各种市场和经济气候中获得青睐。